2025年工业实施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 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 加强对工业大省运行调度和督促指导。- 研究制定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的方案。- 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政策落实。- 启动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 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着力补短板、锻长板、防风险,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 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创新攻关组织模式,形成一批带动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建立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推进国家高新区新赛道培育行动,推动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推进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建设,建设高水平科技型企业孵化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 :- 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推进制造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 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扩大北斗应用规模。- 因地制宜建设低空信息基础设施。- 制定出台生物制造、量子产业、具身智能、原子级制造等领域创新发展政策。**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 探索建立工业数据流通和交易机制。- 面向重点行业制定数字化转型指南,用三年时间建设200个高标准数字园区。- 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研发布局和重点场景应用。**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 :- 加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统筹推进锻长板和补短板,形成更多能够引领产业升级的新兴产业。- 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构筑发展新优势。**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 加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制造业中试平台和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绿色制造** :-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服务型制造和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 推进服务型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提升工业设计水平。这些措施旨在通过系统推进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产业生态建设,形成更多能够引领产业升级的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构筑发展新优势,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