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养殖需要淡化的主要原因包括:
适应水质环境:
内陆养殖的虾苗通常从沿海购买,由于运输时间较长,为了保证虾苗的成活率,虾苗规格不宜太大,一般在0.5厘米左右为宜。通过淡化处理,可以使虾苗适应当地的水质环境,提高抵抗力,确保正常生长。
杀死有害微生物:
虾蟹等海洋生物在海水环境中生活,带有多种微生物及蚤类。这些微生物和蚤类同样只适合海水的环境,经过淡化处理可以杀死这些有害物,以提高种苗的成活率。
调节渗透压:
虾的生长靠脱壳的频率及脱壳后吸收营养物质来完成。如果矿物质不足,会影响虾的脱壳频率及吸收营养,导致生长速度变慢。在淡化养殖中,低盐度和矿物质不足会导致虾调节渗透压消耗大量能量,抵抗力下降,能耗大,虾在刚放苗的几天里由于较弱无法适应新环境而被淘汰,从而使成活率下降。
控制水质参数:
养殖过程中需要实时关注水质参数,如pH值、碱度、硬度、氨氮值、溶氧量等。如果水质参数不合适,如pH值超过9.0,就必须进行淡化处理,使水质维持在8.4—8.6之间,以保证虾的健康生长。
减少疾病发生:
虾苗在淡化过程中可以降低应激反应,减少疾病的发生,如弧菌和孢子虫等病害,从而提高养殖的成功率和产量。
提高成活率:
通过淡化处理,虾苗可以更好地适应低盐度环境,减少因渗透压不平衡导致的死亡,从而提高成活率。
综上所述,虾养殖需要进行淡化处理,主要是为了使虾苗适应当地的水质环境,提高抵抗力,杀死有害微生物,调节渗透压,控制水质参数,减少疾病发生,最终提高养殖的成功率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