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笋可能会遇到以下几种病害:
茎枯病:
这是一种土传病害,主要由连作造成。症状包括茎部出现水渍状病斑,褐色,后渐腐烂,地上部枯萎。在连作种植的情况下,这种病害容易发生并导致绝收。
霜霉病:
这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圆形或多角形退绿或黄绿色斑,背面长出白色霉层,后期病斑变褐色,连成片时,叶片干枯。该病在15~17℃的冷凉条件下,加上多雨、多雾、露水重的天气下发病严重。此外,定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灌水太多、排水不良、田间湿度大时,发病流行严重。
菌核病:
这也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侵染植株茎基部。症状包括出现水渍状病斑,褐色,后渐腐烂,地上部枯萎。潮湿时,病斑上长出丝状物,后渐形成鼠类状菌核。该病在春季温暖多雨时易发病。此外,排水不良、植株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时易发病流行。
软腐病:
这是一种中后期的细菌性病害,常见于莴笋。症状包括植株组织腐烂,产生灰褐色至黄褐色的病斑,病部有恶臭,最终导致植株死亡。
灰霉病:
这是一种由灰霉病引起的真菌病,病原菌的分生孢子随气流和留在土壤中的菌核扩散,并与水混合,扩散到叶柄和叶片上。发病时,表面产生灰霉层,排水不良,温湿度低。
建议养殖者在种植水笋时,注意轮作避免连作,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灌排水,以及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使用杀菌剂等,以减少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