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山羊需要掌握以下技术:
圈舍建造
选址: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向阳的地方建造圈舍。圈舍地面要高出地面20厘米以上,面积根据饲养规模而定,确保每只山羊有足够的居住空间。
设计:圈舍应坚固、保暖、通风良好,内部干燥、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冬暖夏凉。设有运动场,运动场面积应为圈舍面积的2-5倍,围墙高度根据羊的大小而定,运动场内应架设饮水装置、草架、食槽等。
饲料和饮水
青饲料:每天提供三次青饲料,维持山羊的生长。青饲料主要包括红薯藤、花生藤、大豆秸、蔬菜叶、野草、牧草、树叶等。
精饲料:对于小山羊和孕产母羊,需要配合精饲料,以保证其所需的营养充足。种公羊每天放牧6-8小时,晚上补饲一定的精料,包括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等。
饮水:保证水的清洁和新鲜,每天至少供应一次,夏季气温高时增加饮水量和食量。
卫生管理
定期消毒圈舍,注意饮水的清洁,加强疾病监测。羔羊出生后要立即掏尽和擦干口鼻腔内粘液,避免误咽羊水。
保持羊舍干燥、整洁,定期清理粪便,保持环境干净卫生。
繁殖管理
控制繁殖数量,做好母羊的孕期保健、分娩和哺乳等工作。种公羊10月龄-12月龄即可配种生产,每天放牧6-8小时,晚上补饲精料。
记录每只种公羊的配种和受体母羊的配种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提高种公羊的利用率和寿命。
成长管理
根据不同阶段的生长情况,制定不同的养殖管理方案,适时进行药物预防和治疗,确保山羊的健康和生长。
定期刷拭山羊,保持羊体清洁,促进血液循环。抓绒和剪毛一般在春季进行,去角和修蹄在羔羊出生后和雨后进行。
放牧饲养
在牧区和山区可以终年放牧,但在母羊产羔前后需要补饲。在农区则多为农户分散饲养,利用河畔、路旁和其他隙地进行季节性放牧或系牧。
每天放牧时间不低于8小时,夏秋季节一天放牧两次,冬春季节全天放牧。放牧时要注意让羊吃饱吃好,补充盐分。
通过以上技术,可以有效养殖山羊,提高其生长速度和繁殖率,同时降低疾病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