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养殖土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场地选择
选择生态环境优越的天然草原、天然山地、果园田野等适合放牧的场地。场地周围5公里范围内无大的污染源,有丰富的草料,且有小溪、山泉水最佳。山地坡度以不超过25°为宜,且背风向阳、绿树成荫、水源充裕、取水方便。规模养殖还要求道路交通和电源有保障,便于饲料和产品运输和加工。
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性较强、耐粗饲、抗病力突出的优良品种,如浙江的仙居鸡、广东三黄鸡、河南固始鸡等。土鸡的体型都不大,反应也相对比较灵活,可以很好地适应本地的气候以及环境条件,非常适合在林地放养。
鸡舍建设
鸡舍应搭建在地势高、背后向阳的场地上,门前要有充分的活动空间。鸡舍的搭建材料可以采用坚固耐用的砖瓦或更加简单的竹木,但一定要够结实,要有很好的防风避雨能力。投喂饲料的设备和饮水器应安排妥当,防止鸡群为争夺食物和水源而发生争斗。为了方便控制鸡群,最好是在林区周围设置金属丝阀或尼龙网,高度宜设置在1.5-2.0米。
放养管理
在夏秋时节,水草茂盛,也是鸡群放养的最好季节,充分利用野生青草和绿嫩的树叶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强和消化利用率高的优点,充分进行放养,降低饲料成本。可采取白天放牧,早晚上补饲一定量的精料。每天喂饲2次,早晚各1次,日粮以玉米面60%、稻糠15%、浓缩料35%,每天早、晚饮清洁饮水1次。
疫病防治
要按时搞好疫病防治,为防制啄肛、啄羽,鸡长到0.5公斤时,要喂啄羽灵、啄肛灵,每袋500克对100公斤饲料。鸡舍要保持清洁卫生、空气新鲜,通风良好。饲养用具要经常洗刷消毒。放养鸡群用木棒敲打空盆进行训练调教,2天后形成条件反射,鸡听到声音马上回到鸡舍饮水、吃料。
饲养密度
密度大小因品种、日龄、饲养方式而定。密度过大的话,则不利于日常管理,也会使鸡群自然净化困难,造成环境污染,特别是盛花期或者挂果期,养殖密度太大的话,青饲料不够,会引起减产;密度过小,则会削弱土地的利用效率和鸡群的经济效益。可由像农家营一样种养结合方面的专业团队指导。
环境控制
谨防有害气体,如氨气和一氧化碳。用煤炉增温的鸡舍应谨防一氧化碳中毒。当有害气体过量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适当加大通风量和更换垫料等,以减轻和杜绝有害气体对鸡的危害。
注意防寒保温,母鸡产蛋的适宜温度20°左右,最低不应低于16°。如果舍内温度达不到要求,温度相差过大,则有必要进行人工添热增温,并尽量保持相对稳定。
合理通风换气,尤其是在深冬气温低的情况下,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保暖而忽视了通风。早上舍内空气比较污浊时,若必须加大通风量,应逐渐增加,最好是在中午温度较高时进行,采用每次通风时间短些,多通风几次的方式较好。
注意调整湿度,相对湿度50%为宜,较高的湿度利于微生物的存活和繁殖,如果伴有温度低则会加重低温的危害。湿度低则鸡舍干燥,易诱发鸡的呼吸道疾病,尤其是雏鸡长时间处于干燥的环境里可导致其脱水、衰弱。因此,要重视对鸡舍湿度的调整。冬季垫料比较干燥,要经常洒水或喷雾消毒。
饲料与饲养
喂养也主要以玉米、豆渣、麸皮、蚕蛹按照一定比例混搭,再以昆虫、菜叶、青草为辅进行喂养。将粮食打磨成粉后,由饲养的师傅将粮食背到放养土鸡的山林中,来回走动,装着粮食的背篓下面有漏斗,直接就将粮食漏到鸡的食槽中,饲养师傅走一路就漏一路,走一趟大概两小时,每天早晚各走一趟。其中蔬菜来自于西江月种植基地的一些报损蔬菜,比如虫眼很多等未到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