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蛙蝌蚪养殖中,可以使用多种菌种来改善水质、促进生长和预防疾病。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菌种及其作用:
唾液乳杆菌GZPH2
作用:唾液乳杆菌GZPH2可以降低潜在有害菌的相对丰度,改善肠道菌群健康,强化机体各机能,显著提高体重增长率,降低蝌蚪红肚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使用方法:将唾液乳杆菌GZPH2培养液以浓度为10^6~10^8 CFU/g直接拌喂于牛蛙蝌蚪饲料中。
EM菌
作用:EM菌(有效微生物群)能够促进藻类生长和繁殖,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同时调节水质,为牛蛙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酵母菌
作用:酵母菌具有抗菌、抗氧化、促进消化等多种作用,投加适量的酵母菌可以帮助牛蛙生长,促进营养物质吸收。
芽孢杆菌
作用:芽孢杆菌能够分解水体中的有机质,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保持水质清洁,提高水体活力,并作为肥水产品的增效剂。
光合细菌
作用:光合细菌能够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有机物,有助于维持水体中的溶解氧水平,促进水生生物的生长。
乳酸菌
作用:乳酸菌可以维持牛蛙肠道内的酸碱平衡,降低肠道pH值,增加黏膜的屏障功能,并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消化细菌
作用:消化细菌能够进一步分解残留的有机物质,减少对牛蛙有害的氨氮等物质的含量,确保水质的稳定性。
红球菌
作用:红球菌可以利用糖或其他有机物质产生乳酸,促进牛蛙肠道功能的健康,帮助消化,提高免疫机能。
酸奶杆菌
作用:酸奶杆菌具有抗菌作用,能够维持牛蛙肠道内的酸碱平衡,增强免疫力。
建议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养殖阶段和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菌种进行养殖。例如,在养殖前期可以使用EM菌和酵母菌来肥水和调节水质;在养殖中期可以添加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乳酸菌来净化水质;在养殖后期则可以使用消化细菌、乳酸菌、光合菌和芽孢菌来减少有害物质产生并稳定水质。同时,为了确保菌种的有效性,建议定期检测和补充菌种,并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