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养殖存在以下风险隐患:
养殖密度过大:
养殖户为了追求单位面积的产量,常常采用高密度养殖方法,导致每层网笼内扇贝数量过多。这会使得水体交换能力差,排泄物不能及时扩散,沉积在养殖筏周围的海底并产生有害物质(如H2S)。当风浪增大时,这些有害物质会泛起,毒害扇贝。此外,高密度养殖还会导致饵料生物减少,扇贝因缺乏饵料而抗病能力和抵御环境恶化的能力下降,最终导致大量死亡。
风浪影响:
海区多台风,尤其在8-10月份,此时扇贝缺少足丝,容易受到风浪的冲击,在笼内滚动、碰撞并相互绞合,导致受伤甚至死亡。强风浪还会导致吊笼与浮绠绞缠或吊笼间绞缠,造成吊笼上部幼贝死亡和笼体损坏。在泥质海底,受风浪扰动,海底淤泥悬浮海水中,影响幼贝摄食和呼吸,导致死亡。
繁殖的影响:
扇贝苗种大多来自人工育苗厂,出苗期早,在海区生长时间长。到8、9月份性腺发育成熟,进入秋季繁殖期,此时用于生长的有机物质和能量减少,导致扇贝体质较差。在秋季反常的气温骤然变化下,浅海区的水温变化大,也会导致扇贝大量死亡。
海区污染:
城市污水的排放以及码头、船只倾倒物的增多导致海区日益污染,有些养殖区透明度低,且有大量油污,使水质恶化,扇贝的死亡率较高。
养殖设备问题:
浮筏吊笼养扇贝容易滋生各种生物,如裙带菜、牡蛎和海底泥沙,这些伴生物可能会堵塞吊笼孔,导致扇贝呼吸不畅和摄食不足,影响其生长。此外,浮筏和吊笼的塑料制品在海水浸泡、阳光暴晒和冷暖温差下容易老化,可重复使用次数有限。在大风大浪天气下,浮筏互相碰撞破碎的情况也较为常见。
疾病传播:
大量扇贝聚集在笼子里,排泄物无法快速排出,容易滋生疾病,并且疾病容易近距离传播扩散,增加了养殖风险。
综上所述,扇贝养殖的风险隐患主要包括养殖密度过大、风浪影响、繁殖问题、海区污染、养殖设备问题和疾病传播。为了降低这些风险,建议养殖户选择适当的品种进行混养,改善水质和温度条件,定期清理养殖设备,并采取防浪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