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兔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导致养殖效果不佳,甚至给兔子带来健康问题。以下是养兔的常见误区:
盲目引种
对家兔品种缺乏详细了解,盲目引种,导致所引种的兔子品质差、不纯或带病,给养兔户带来损失。
杂交种兔再留种
两个家兔品种杂交后,杂交一代虽然个大、体壮、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但不宜再留作种用。因为杂交兔的遗传性能不稳定,后代会出现严重的性状分离,生长缓慢,抗病力减弱,饲料报酬降低。
连续血配
为了让家兔多产仔,有些养兔户连续进行血配,导致产兔不少,但活兔不多。血配后应休息半月或一月后再配,同时保证营养平衡。
料为主草为辅
家兔是草食性动物,不宜过多投喂精料。但有些养兔户为了能让兔快长,过多增加精料的投喂量,这不仅增加饲料费用,还会加重家兔的肠道负担,影响其正常的营养代谢,造成肠道病的多发。
喂单一饲料
有些养兔户为了省事,总是喂一种料,这样不仅影响饲料的利用率,还会导致兔子营养不均衡,影响其生长发育。
滥用添加剂
有些农户养兔时,不是根据兔群有针对性地使用添加剂,而是认为添加剂越多越好。这不仅增加了饲料成本,还会因添加剂之间的拮抗作用而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发生中毒。
防疫、消毒、投药同步进行
有些养兔户在接种后马上消毒,或为了防应激投喂大量药物,结果影响了疫苗的免疫效力,导致免疫力下降或防疫失败。
过早催产
兔不到产仔日龄就人为地进行催产,由于兔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极易形成母兔奶水不足,仔兔体质弱,导致仔兔成活率低。
长期用药
为预防兔病而长时间饲喂各种药物,不仅造成药物浪费和药物对兔肾脏的损害,还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影响后续疾病的治疗效果。
盲目用药
遇到兔病时,有些养兔户不请有经验的养兔人士诊治,而是自行盲目用药,不仅贻误病情,还造成浪费。
过勤添料
不按兔不同生长阶段所需要的营养标准,盲目添加营养物质,导致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失衡,影响兔的生长发育。
突然换料
由于兔的生长阶段和市场价格等因素影响而需要更换饲料时,没有适宜的适应过渡期,容易引起兔的应激反应,甚至造成死亡。
病兔与健康兔混养
兔群中一旦出现病兔,不能及时将病兔剔除隔离,而是与健康兔在同一圈舍内混养,容易造成疫情传播和蔓延。
不给兔子喝水
错误地认为兔子不能喝水,实际上兔子需要充足的水分来维持生命。适量饮水可以避免兔子拉稀和腹泻。
过度打扰
兔子需要自己的个人空间,过度打扰会给兔子带来压力,影响其健康。
忽视隐患
在兔子活动的空间内,不注意收好各种电线、电器和危险物品,兔子可能会因好奇心和啃咬习惯而陷入危险。
兔子闻起来很臭
兔子本身没有气味,有臭味很可能是因为拉肚子。保持兔子干净,定期清理兔舍,可以避免异味。
兔子是短命的
兔子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下,生病了能得到医治,寿命实际上可以很长,与猫狗相似。
兔子可以吃胡萝卜
兔子可以吃胡萝卜,但不能当主食。主食应以兔粮结合牧草为主,偶尔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通过了解并避免这些常见的养兔误区,养兔户可以更好地照顾兔子,提高养殖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