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虾养殖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选址:
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池塘,池塘面积在10-30亩之间,水深1.5-2米,水质清澈。
放苗前准备:
清淤、整塘、消毒、进水等步骤要齐全,确保池塘环境干净、安全。
苗种选择:
选择健康、无病害、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的苗种。
饲养管理:
根据白对虾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合理搭配饲料,遵循“四定”投喂原则,避免饲料浪费和污染水质。
水质管理: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及时调整水质,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40厘米之间,pH值在7.5-8.5之间,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
疾病防治:
关注白对虾的生长状态,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定期使用抗菌素和抗病毒药物,提高白对虾的免疫力。
安全措施:
加强现场管理,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养殖区,避免人为因素对白对虾生长环境的影响。
季节转换与温差管理:
注意季节转换期间温差大,病毒病高发,需做好预防措施,如外水源消毒沉淀,加强苗种检测等。
饲料投喂:
合理投喂,根据残饵多少、天气状况、水温高低、饱食程度等因素确定投饵量,遵循“四多四少”原则。
日常管理与巡塘:
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观察虾体摄食、生长、水色、堤坝等情况,遇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水质调控:
保持池内一定的水体,定期换水,注水或施入一定的沸石粉或生石灰来控制水体颜色,保持优良藻相,提高水体含氧量。
疾病预防:
定期观察虾体表面是否有异常现象,如溃疡、发白等,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疾病。
土质管理:
在放苗之前,先将池塘水放完之后,暴晒数日之后,一亩池塘泼洒100-200斤生石灰。加强对虾池塘土质管理,采用合适的防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养殖风险。
防冻措施:
加深水位,使水位保持在1.8米以上,加水时间最好选择在白天水温较高时。如果水温已经降低,则不能加淡水,只能加海水或盐水,否则就会引起对虾应激反应。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白虾的养殖成功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