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苗养殖注意什么

稻虾养殖是一种结合了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的立体农业模式,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实现高效、生态的养殖效果。以下是一些稻虾养殖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实施条件

水源充足:确保水质干净,适合小龙虾生长。

土壤质量:以壤土为主,有利于水稻和虾的生长。

基础设施:配备水利水电设施,提高田间排水灌溉能力。

稻田改造

虾沟面积:保持虾沟面积在10%左右,避免影响水稻生长。

环沟深度:沟深1-1.8米,沟宽3-5米,利用挖沟泥土加固田埂。

苗种投放

数量控制:小龙虾幼苗数量不宜过多,一般控制在30公斤左右,避免过度拥挤。

投放时间:每年8月左右放种苗,秋冬季节做好管理工作,次年3-4月捕捉上市。

水位管理

田面水位:不少于40厘米,环沟水位1.5米。

水质管理:定期补注新水,保持水质“肥、活、嫩、爽”,pH值7.0-8.5,透明度35-40厘米,溶氧控制在3mg/L以上。

水质调控

益生菌:定期使用益生菌和生物肽肥,保持水体菌相和藻相平衡。

水质保护:使用水质保护解毒剂或碧水解毒宝,防止水质恶化。

病虫害防治

生物防治:采用“大垄双行”种植模式,增加稻田通透性,利用龙虾摄食害虫卵。

低毒农药:使用苏云金杆菌类、康宽、阿维菌素等低毒农药,防治细菌性病。

饵料投喂

优质饲料:初春可适当使用优质配合饲料,也可投喂鱼肉、蚯蚓等动物性饵料。

施肥原则:坚持“看水施肥、少量多次”的原则,确保水质“肥、活、嫩、爽”。

防逃措施

防逃设施:确保进排水口有过滤设施,防止敌害生物进入。

田埂加固:加高、加宽田埂,防止小龙虾逃逸。

收割后的管理

稻秆处理:收割后保留适量稻秆,利用其分解产生的微生物饵料,避免水质发红发黑。

水质调节:进水后及时调节水质,使用强氧化分解解毒产品分解腐烂稻秆。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稻虾养殖的成功率和效益,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