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蟹养殖需要什么

稻田养殖蟹需要以下准备和设施:

防逃设施

田埂要求高60厘米,宽40-50厘米,并在田埂上覆双层塑料薄膜或围起光滑的石棉瓦或聚乙烯网片以防逃。

进出水口也要装防逃棚。

环沟开挖

距田埂3米开挖环沟,养蟹苗的环沟宽1米、深0.8米;养成蟹的环沟宽2-3米、深1米。

田中间也要开沟、开溜(蟹塘),沟宽50-60厘米、深50厘米,养成蟹可加宽到1米、深60厘米。溜的面积8-10平方米、深1米。

苗种放养

培育蟹种每亩放养蟹苗0.5千克,养殖成蟹则每亩可放养个体重为10-15克的蟹种1500-2000只。

也可利用当年早繁蟹苗,放到温室里强化培育后,5月再放进稻田,以缩短养殖周期。

饲养管理

日投喂1-2次,一般上午8-9时和下午4-5时,特别饲养成蟹以傍晚投喂为主,日投饵率为3%-5%。

投喂点应在预先设置的食台上或蟹沟两侧的岸边,投喂时要注意检查田埂是否有漏洞,及时堵塞。

暴雨时注意防涝、螃蟹的逃逆,干旱季节注意缺水,正常情况下稻田水深保持6-10厘米。

稻田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灌溉方便、水质好、无污染、不漏水的稻田。

田间工程

挖蟹沟,环沟一般在稻田四周离田埂2-3米开挖,沟宽2-4米,深1-1.5米,坡比1:2,总面积占大田面积的10-15%左右。

田间沟又称畦沟,主要供河蟹爬进稻田觅食、隐蔽用,视田块大小在稻田中间开挖3-5条宽50-70厘米、深30-40厘米的田间沟,田间沟与环构相通。

暂养池主要用来暂养蟹种和收获商品蟹的,可利用田头自然沟、塘经整理后作蟹的暂养池,也可利用稻田的进排水渠道改造而成。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更换水源,保持水位稳定,防止螃蟹因水质问题而死亡。

饵料投喂

螃蟹可摄食稻田中的杂草、绿萍及虫类,食物不够时可投食饵料。

前期投喂优质饲料,中期以青饲料为主,配合小鱼虾,后期投食高蛋白精饲料。

通过以上准备和设施,可以有效地进行稻田养殖蟹,实现稻蟹共生,提高经济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