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蝎子的窍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温度控制
蝎子是喜温动物,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8—32℃,其中32℃左右最活跃。
温度低于20℃时,孕蝎和产仔蝎会延迟或不产仔,幼蝎也会因温度低而迟迟不能蜕皮,容易死亡。
因此,养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温度的调节,保持适宜的温度环境。
湿度控制
蝎子喜干燥,怕潮湿。最佳的空气相对湿度为45%~50%,沙土的含水量在15%~20%之间。
湿度过高会导致蝎子生粉螨虫病,因此要保持饲养环境的干燥。
饲料选择
蝎子的饲料应以肉食性饲料为主,特别是一些小昆虫性食物,如黄粉虫、土鳖虫、蚯蚓、蝇蛆等。
投喂时应以活的、新鲜的昆虫为主,每天投喂一次,食物量要根据蝎群及蝎龄的大小适量供应。
养殖密度
养殖密度要适中,避免密度过高导致蝎子之间互相残杀。
可以采用盆养、缸养或箱养的方式,根据养殖规模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容器,并控制好每只蝎子的活动空间。
分龄养殖
蝎子生长过程中差异较大,应及时分养,避免个体大的残杀个体小的。
根据蝎子的生长阶段和大小,分别放入不同的养殖池或容器中,以保证同步生长和提高成活率。
越冬管理
立冬以后要做好越冬措施,蝎子饲养池或盆内要覆盖细土,将盖子盖好,放入地窖里越冬。
保持蝎池内温度在28℃-38℃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在60%-80%之间,以减少蝎子的冬眠时间和提高成活率。
卫生与防疫
定期清理养殖池内的腐烂尸体和剩余饲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每隔一段时间在饮水中加入抗菌素类药物,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养殖环境
养殖场地应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避免天敌出没。
蝎房或养殖池要建在水源及虫源较好的高爽僻静处,并设置防逃设施,如铁纱网盖或尼龙网罩。
通过以上几点技巧,可以有效提高蝎子养殖的成功率和成活率,降低养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