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淡水可以养殖的鱼类包括以下几种:
鲻鱼:
鲻鱼是温热带中上层优质经济鱼类,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有的地方已进行人工养殖,人工繁殖鱼苗亦已成功。鲻鱼成鱼养殖既可主养又可混养,在鱼塘内混养每亩可放养300~500尾,其他鱼类按常规放养,在不另投饲情况下每亩可增产50~100公斤。若主养鲻鱼,在鱼塘水深1米以上,每667平方米可放养3000~5000尾,如有充氧设备或流水性养殖,密度可多至8000尾以上。
马友鱼:
马友鱼是南方沿海地区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鱼类,咸淡水都能养,开发潜力大。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推进,马友鱼苗种质量逐步提升,养殖效益越来越好,许多养殖户对马友鱼养殖树立起信心。
乌鳢:
乌鳢属广盐性鱼类,在淡水、盐水中都能生存,是我国鳢属鱼类中已开发人工养殖的种类之一。
大口鲇:
大口鲇原名为南方大口鲇,俗称河鲇、大河鲇鱼等,属鲇形目、鲇科、鲇属。是鱼类中长得最快、也长得最大的一种,主产于我国长江流域的大江河中,是一种以鱼为食的大型经济鱼类,常见个体重2~5千克,最大可达40千克以上。
黑鱼:
黑鱼以其肉质鲜嫩、无多余细刺且营养价值高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黑鱼生长迅速,环境适应能力强,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市场需求稳定,是咸淡水养殖的新品种。
加州鲈:
加州鲈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市场需求量大,价格稳定且较高,养殖周期短,适应性强,是近年来淡水养殖的热门品种之一。
淡水石斑鱼:
淡水石斑鱼肉质细嫩、口感鲜美且无肌间刺,养殖成本低,市场前景广阔。
月光鱼、三角灯和孔雀鱼:
这些鱼类容易饲养,对水质要求不高,适合新手入门。
草鱼、鲤鱼、鲫鱼、鲢鱼、鳙鱼:
这些鱼类是中国淡水养殖的传统品种,市场需求量大,不愁销路。
罗非鱼:
罗非鱼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是咸淡水养殖的适宜品种之一。
根据以上信息,选择适合咸淡水养殖的鱼类时,可以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养殖设施、市场需求以及养殖技术等因素。例如,鲻鱼和马友鱼适合在沿海地区养殖,乌鳢和大口鲇适合在淡水和咸水交界处养殖,黑鱼和加州鲈适合在多种水域环境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