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对水产养殖的影响较大,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和应对措施:

增氧管理

降雨前后:开启增氧机,增加池塘溶解氧,减缓微生物死亡,防止疫病大规模发生。

降雨期间:减少或不投饲料,避免增加池塘有机物耗氧量,同时鱼虾活动量增加,摄食微生物,减少总耗氧量。

灾后:加强饲养管理,投足饲料、施足肥料,并添加维生素C、免疫多糖、免疫多肽等提高抗应激能力;若有细菌性病害,需添加鱼用抗菌药物。

水质管理

及时换水:有条件的可将浑水及时抽出,换注新水;水质变清的池塘可投放生物菌肥、复合肥料等,保持肥量平衡。

水质监测:定期监测水质参数,如氨氮、溶解氧和pH值,保持适宜的水质条件。

消毒与解毒:暴雨后使用低刺激消毒剂(如活性碘、水产用二溴海因)泼洒消毒,并进行解毒工作,恢复藻相和菌相平衡。

设施维护

检查与修复:及时检查养殖设施,修补更换损坏的设备设施,如电力、道路、水渠和房屋等基础设施。

防逃措施:加固池埂、拦鱼设施,防止鱼类逃逸。

保护养殖设施:搭建遮雨棚或遮阳网,保护养殖设施不受恶劣天气影响。

饲料管理

减少饲料量:雨季水温较低,鱼代谢减缓,需适当减少饲料量,并分批投喂,避免浪费和水质恶化。

防霉措施:注意防霉,适量投喂,保持饲料新鲜。

疾病防控

及时清理:灾后及时清理死鱼、病鱼及受暴风卷起的水草,防止腐烂污染水质。

健康监测:加强鱼群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避免疾病蔓延。

应急处理

制定预案:制定雨季应急预案,考虑可能的风险和问题,并规划解决方法,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应对。

防漫塘:暴雨时加强巡塘,及时疏通排水口,防止鱼塘漫塘。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下雨天对水产养殖的不利影响,确保养殖安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