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贷难做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行业形象问题
缺乏诚信:养殖业经历了多次丑闻事件,如“瘦肉精”、“注水肉”和牛奶丑闻,这些事件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导致整个行业形象受损,融资难度加大。
诚信度问题:养殖业中存在欺诈行为、合同毁约、拖欠货款等现象,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整个行业的诚信形象,进而影响了融资。
金融体制问题
银行不重视:银行在畜牧业和畜禽养殖贷款方面的工作核算成本较高,且贷款额度相对较小,导致银行不愿意投入更多资源。
国家政策不及时:国家政策在扶持养殖业时往往是在市场出现问题后才会出台补贴政策,这种“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的做法使得养殖业融资更加困难。
行业自身风险
生产经营风险大:养殖业生产周期长,风险大,包括疾病疫情和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这些因素使得金融机构在放贷时更加谨慎。
缺乏抵质押物:养殖企业尤其是散养模式的企业往往缺乏足够的固定资产作为抵押物,这限制了它们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能力。
资产负债率高:许多养殖企业负债率高,再融资环境收紧,限制了产能扩张。
融资渠道问题
融资渠道偏少:养殖业企业或个人由于自身信用较差,难以通过常规渠道获得融资,有时不得不转向高成本的私人借贷。
贷后监管难度大:由于养殖周期长,市场价格变动频繁,抗风险能力弱,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难以对养殖企业进行有效监管。
其他因素
人员素质问题:养殖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存在欺诈行为和制假售假现象,影响了行业的整体形象。
内部管理问题:许多养殖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报表帐册不全,内控管理制度不严,导致银行在贷款时存在疑虑。
综上所述,养殖贷难做的主要原因包括行业形象不佳、金融体制不健全、行业风险高、融资渠道少以及其他多种因素。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提升行业诚信度、优化金融体制、降低行业风险、拓宽融资渠道以及加强行业内部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