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虾需要加什么药水

在养殖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疾病等,因此需要使用不同的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及其用途、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氟甲砜霉素(氟苯尼考)

用途:预防和治疗对虾的细菌性疾病,如红腿病、烂鳃病和甲壳溃疡病等。

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公斤体重15至20毫克,每天两次,连续使用3至5天。

浸浴:每升水体4至8毫克,浸泡2至4小时,每天一次,连续使用2至3次。

注意事项:避免与含铜、锌等金属离子的药物同时使用,以免降低疗效。用药后应适当换水,并注意监测水质。长期或不规范使用可能导致病原体产生抗药性,因此建议定期交替使用不同种类的抗生素。

高锰酸钾

用途:有效治疗对虾幼体聚缩虫病和拟阿脑虫病。

用法与用量

预防:交替进行不同浓度的浸浴处理,每升水体分别使用0.5毫克和1毫克,每次浸浴24小时后换水补药。

注意事项:缺氧、浮头及天气异常时禁用。苗种养殖池剂量减半,水质清瘦,透明度高于30cm时用量酌减。

聚维酮碘

用途:对虾养殖水体消毒,针对对虾红体病、桃拉综合征病毒病、白斑综合征病毒病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用法与用量

预防:全池泼洒,使水体中聚维酮碘浓度达0.1~0.2 ml/L,每10天一次。

治疗:全池泼洒,使水体中聚维酮碘浓度达0.2 mg/L,每2~3次。

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药物同时使用。缺氧、浮头及天气异常时禁用。苗种养殖池剂量减半,水质清瘦,透明度高于30cm时用量酌减。

亚甲基蓝

用途:治疗虾类烂尾病、弧菌病等细菌性疾病。

用法与用量

溶于水后全池泼洒,使池水中浓度达0.1~2 mg/L。

浸浴10 mg/L,20~30分钟。

注意事项:不能使用金属容器,不能与其他药物混用。

生石灰

用途:消毒药物,同时也是一种钙肥,能中和淤泥中的各种有机酸,改变酸性环境,使鱼塘呈微碱性,适应鱼类生长。对大多数繁殖型病原菌特别是细菌性烂鳃病有较强的消毒灭菌作用。

用法与用量

干法:先将池塘排干,然后撒入生石灰,通过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从而改变底质pH值,达到杀灭病原体的目的。每亩用量60-75公斤。

带水法:在不排干池水的情况下直接将生石灰撒入池塘,通过竹箩筐振荡使其充分溶解。每亩每米水深用量125-150公斤。

注意事项:使用生石灰后需搅动塘泥,使其与石灰浆充分混合,并确保在药效消失后才能放养虾苗。

漂白粉

用途:

常用的消毒剂,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消毒作用。

双改先锋

用途:

通过工艺处理可以快速氧化池塘底部的黑臭淤泥,还可以持续分解池塘底部的残饵粪便代谢物,对虾和水都没有任何的影响。

生物改底制剂

用途:

利用微生物制剂如光合菌、芽孢杆菌、乳酸菌等,去分解池塘底部的残饵粪便代谢物。

化学改底剂

用途:

如过硫酸氢钾、高铁酸钾等,具有强氧化性,可以迅速氧化底泥中的有机物质,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遵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定期检查水质和虾的健康状况,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药物导致抗药性的产生和环境污染。同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