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虫的养殖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模式:
水稻+禾虫综合种养模式
田块选择:首选土壤肥沃、耕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无工业废水污染的稻田。对于中低产田如丢荒田、咸酸田、冷浸田,需通过挖环山沟、环田沟排酸、排铁锈水等方式进行土壤改良。
水源与环境条件管理:禾虫对水源敏感,需全年提供充足的独立供水水源,防止上游污染。使用发酵腐熟的有机肥(如牛羊鸭鹅鸽粪)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收获时需灌水30厘米左右,保证田埂高度在35厘米以上。
投放禾虫苗时机:水温不高于32摄氏度时,可在稻田插秧前后投放禾虫苗,每亩投放10-30万尾,建议在4月10日前完成投苗,6月份开始每周投喂一次禾虫专用有机肥,每次每亩100斤左右。
咸水稻+禾虫滩涂生态增养殖模式
滩涂选址:选择适合禾虫养殖的滩涂地,注意选址时要考虑水源、土壤等环境条件,确保适合禾虫生长。
建议
选择合适的环境:禾虫对土壤和水源要求较高,应选择肥沃、无污染的环境进行养殖。
适时投放:根据水温选择合适的投放时机,以保证禾虫的生长和繁殖。
合理施肥:定期施用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提供充足的养分。
防治污染:严格管理水源,防止工业和农业污染,确保禾虫的生长环境。
通过以上模式和方法,可以有效养殖禾虫,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