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大闸蟹时,可以选择以下几种草:
轮叶黑藻:
轮叶黑藻适应性好,生长期长,再生能力强,耐高温,是河蟹喜食的水草之一,适合于光照充足的池塘及大水面播种或栽植。
伊乐藻:
伊乐藻发芽早,长势快,是前期蟹池优良草种,但不耐高温,生长茂密,当水温达到30℃时,生长基本结束,易臭水,种植面积应控制在20%以内,一般作为过渡性水草种植。
金鱼藻:
金鱼藻耐高温,蟹喜食,再生强,优势明显,缺点是旺发易引起臭水,因此更适合在大水面栽植。当金鱼藻旺发时,应人工稀薄,避免其过密后影响光合作用而出现死草臭水等现象。
苦草:
苦草易种植,产量高,耐高温,具有脆、嫩的特点,是河蟹喜食的植物饵料,在养蟹水域中有“水下森林”之美誉,其覆盖率为20%左右。
扁担草:
扁担草容易出高品质大规格的蟹,但产量没那么高,给蟹提供的脱壳躲避空间小,容易有残蟹,比水花生出残蟹多。
节节草:
节节草遮阴太强,养出来的蟹大是大,产量也有可能高,但品质不一定好,它把水体里的营养全吸走了,蟹吸收不到营养,就很难上品质。
建议
多样化种植:在蟹池中栽植的水草品种要多样化,主要品种有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等,以保持水草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合理控制面积:伊乐藻种植面积应控制在20%以内,避免高温季节引起水质败坏。
及时人工稀薄:当金鱼藻旺发时,应人工稀薄,避免其过密后影响光合作用而出现死草臭水等现象。
搭配其他植物:在蟹池边配套种植空心菜等植物,提供足量的青饲料,同时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和水草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大闸蟹的养殖效果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