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虾时,可以使用以下几类药物来调节和增强虾类的生理机能、预防和治疗疾病:

维生素类

维生素B1:辅助治疗虾的神经系统疾病,促进肠胃蠕动。用法与用量为每1公斤饲料中添加1.0~2.0克,无需休药期,避光保存。

维生素C:影响核酸形成和铁的吸收,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促进生长,治疗坏血病,防治重金属中毒,具有抗应激作用。用法与用量为每1公斤饲料添加2.0~5.0克,连喂5~8天,无需休药期,避光保存。

矿物质类

磷酸氢钙:补充磷和钙,促进骨骼钙化,治疗虾的骨骼弯曲和生长发育不良。用法与用量为每1公斤体重添加0.18克(每1公斤饲料添加6克),无需休药期,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

硫酸亚铁:补充铁质,增强造血功能,促进细胞内生物氧化,增强免疫功能。用法与用量为每1公斤饲料添加1~2克,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防止氧化变质。

硫酸锌:补充锌,参与核酸蛋白质代谢,调节细胞繁殖,增强免疫力。用法与用量为每1公斤饲料添加0.02~0.05克,无需休药期。

硫酸锰:用于补充锰元素,促进虾的生长和发育。

消毒剂

戊二醛:高效、广谱、低毒的消毒剂,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使细菌失去生存能力。用法与用量为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体0.0075克兑水全池泼洒。

漂白粉:治疗细菌性疾病,如对虾瞎眼病、黑白斑病、黑鳃病、烂鳃病、弧菌病等。用法与用量为0.8~2克/m³水体全池遍洒,休药期为500度日。

二氯异氰尿酸钠:广谱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对各种致病性微生物有很强的杀生作用。用法与用量包括浸浴(1mg/L,15~20分钟)、预防(每667m³水体30~50克)和治疗(每667m³水体100~200克,连用3~4天)。

中草药

胆酶酸:增强虾体自身抵抗力,可用于病毒性疾病刚发生时的治疗。

大蒜药饵:15~20天时拌制1‰~3‰大蒜药饵,连投3~5天,用于预防疾病。

增氧剂

增氧剂:在闷热天气或发现虾死亡时,使用增氧剂1公斤/亩.米,能有效预防疾病和减少虾应激反应。

水质改良剂

生石灰:改善水质和底质,杀菌促进脱壳生长。用法与用量包括干法和带水法,干法每亩用量60-75公斤,带水法每亩每米水深用量125-150公斤。

茶粕:绿色药物,无毒性残存,对人体无影响,使用安全,具有促长效果和促进虾蟹脱壳的作用。用法与用量为每亩1米水深用30-35千克,使用前必须浸泡24小时。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务必遵循相关的休药期规定,确保药物残留不会对虾类或人类健康造成影响。同时,选择药物时应考虑其安全性、有效性和环保性,避免滥用药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