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养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鸡舍清理和消毒
上一批鸡出栏后,应尽快安排鸡舍清理和消毒,保证足够的空舍时间。
垫料要干净和干燥,整理平整并进行消毒。
饲养密度
一般情况下饲养密度以8只/平米为好,冬季可适当加大至10只/平米,育雏开始可每平方米35只。建议7日龄、14日龄、21日龄分别扩群1次。
温度控制
雏鸡的热调节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需要提供一些供热系统来为小鸡加热。应特别注意雏鸡的行为与舍内温度是否一致。
温度过低易引起鸡发生呼吸道病和打堆死亡。判断方法有:把温度计悬挂在与鸡同一高度处测温,秋冬季育雏第一周一般控制在35℃~36℃,以后每周降低2℃~3℃。
光照管理
现在有许多光照程序都称是科学的,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光照程序。如果饲养的肉鸡是饲养49天(体重2.5千克)以上,建议采用限光程序。如果饲养42天左右或35~36天的肉鸡宜采用间歇式光照或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方式。
湿度控制
前期1-2周保持相对高湿度,3周龄至出栏应保持相对低湿度,其参考标准是:1-2周,相对湿度可控制在65%-70%,以后控制在55%-60%,低不低于40%。
饲料管理
肉鸡的饲料应该是高蛋白、高能量、易消化的。可以选择专门的肉鸡饲料,或者自己配制饲料。饲料中应该含有足够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饲料中还可以添加一些添加剂,如维矿剑客、加免剑客等,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提高饲料的营养充足性。
疫病防治
定期给肉鸡进行疫苗接种,再配合使用一些药物,如加免剑客,给鸡群饮水,可以提高鸡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注意饲养环境的卫生,避免疾病传播。如果发现肉鸡出现疾病症状,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避免疾病扩散。
环境控制
肉鸡的生长环境应该保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鸡舍内应该保持清洁卫生,使用非克太保等消毒剂定期进行鸡舍消毒。
鸡舍内的光照也很重要,应该保持光照充足,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在鸡舍内设置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设备,可以提高肉鸡的生长速度。
喂食管理
肉鸡的喂食应该定时定量,避免过度喂食或饥饿。同时,应该注意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避免饲料变质或受潮。
可以采用分段喂食的方式,让肉鸡多次进食,有利于消化吸收。此外,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促进饲料转化吸收的物质,如肥红剑客和无霉剑客。
种鸡选择
选择生长速度快、体型大、肉质好的种鸡,可以提高肉鸡的生长速度和体重。
通过以上这些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肉鸡的养殖效果和成活率,降低疾病发生率,最终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