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蜜蜂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补助饲养
补饲蜂蜜:在蜜源缺乏时,可以使用蜂蜜加温水二成稀释后饲喂蜜蜂。稀释后的蜂蜜可以通过灌脾的方法或者倒入框式饲养器内进行饲喂。
补饲糖浆:糖浆是以白糖加水五成,加热溶解后凉至微温,并加入0.1%的柠檬酸以促进消化和吸收。一般给少量60%蜜液或50%的糖浆,早春时隔日1次,后期可每天1次,时间从流蜜期前40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集为止。
饲喂花粉:补充蛋白质饲料,可在越冬后期及早春补给前一年秋季保存的花粉,也可用黄豆粉代替。饲喂方法包括液喂和饼喂两种。
饲喂水分及盐类:每个蜂群每天需采水200~300毫升,可在饲养器内盛水或在纱盖上放湿毛巾供蜜蜂自行采水。在糖浆中加入1%的食盐即可。
奖励饲养
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产期进行人工饲喂,一般给少量60%蜜液或50%的糖浆,早春时隔日1次,后期可每天1次,时间从流蜜期前40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集为止。每框蜂每次奖励50~100克糖浆。
人工育王
选择无病强群组织哺育群,选择具有1日龄的幼虫移植于王台基内,哺育群分有蜂王哺育群和无蜂王哺育群两种。培育大量蜂王时,可将已移虫的育王框加在无蜂王哺育群内哺育,经过1~2日,再转移到有蜂王哺育群继续哺育;培育少量蜂王则可用有蜂王哺育群,将已移虫的育王框加于继箱内蛹脾和蜜脾之间,直到蜂王羽化,从中选定,用以更替老蜂王。
分蜂繁殖
在蜂群发展到一定规模时,进行人工分蜂以增加蜂群数量。分蜂时间以蜂群发展到10框蜂以上,主要流蜜期开始前约1个月为好。方法是从强壮蜂群提出几框带蜂的蛹脾和1~2框蜜粉脾,放入新蜂箱内,再放入1只已产卵的新蜂王或成熟王台,然后搬离原场地,并在黑暗凉爽的室内关闭2~3天,防止蜜蜂飞回原巢,即成为新蜂群。
蜂王浆生产
利用人工育王原理,诱使蜜蜂分泌蜂王浆饲喂蜂王幼虫,并适时采收。通常在春末夏初、平均气温达20℃以上、外界具有一定的蜜粉源时在强群中进行。先用隔王板把蜂箱分隔成产卵区和产浆区,把蜂王限制在产卵区内,工蜂则可进入产浆区。然后把产浆框放入产浆区,每框有3~5条王台板,每条王台板粘有20~30个王台基,每个王台基内移入1条1日龄以内的幼虫。工蜂即本能地分泌蜂王浆喂饲幼虫。约经60~72小时采收1次蜂王浆。
保存方法
蜂蜜保存宜放在低温避光处,最好放入冰箱内低温保存,不宜阳光直射,通常保质期为18个月。由于蜂蜜是属于弱酸性的液体,能与金属起化学反应,在贮存过程中接触到铅、锌、铁等金属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应采用非金属容器如陶瓷、玻璃瓶无毒塑料桶等容器来贮存蜂蜜。
这些方法涵盖了人工养殖蜜蜂的关键环节,包括饲养、繁殖、蜂王浆生产以及蜂蜜的保存等。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蜜蜂的繁殖率和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