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养殖黄鳝有什么技术

大棚养殖黄鳝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清池

对要进行大棚加温饲养黄鳝的池塘,提前一周腾出、翻池,并用20~30×10^-6的漂白粉或每立方米水可用生石灰180~220克泼洒池底、池壁。

2天后冲洗干净、加水,可从没有病害的池塘引起有益的藻种进池,培养清水池的藻类。

保温

在水温下降到15℃时,就要实施保温措施,用塑料薄膜外罩保棚温,这样晚间的水温就不会急剧下降。

投饲

黄鳝在越冬期间消化能力差,应投喂易消化且黄鳝喜欢吃的鲜活饲料,如小鱼、虾、蚕蛹、蝇蛆、血粉、鱼粉、煮熟的禽畜内脏等。

也可投喂些植物性饲料,如麦麸、豆饼、菜籽饼、米糠、瓜皮等,每天投饲一次,应做到定点、定时、定量投喂,切忌暴食。

饲料不能投放过多,以当天能吃完为准。在水温20℃左右时,根据不同规格控制不同投词量,以预防肠炎病。

分养

大棚养殖黄鳝,由于水质清晰,只要饲料充足,黄鳝一般不会逃逸,但要注意防止鼠、蛇等天敌为害。

饲养一段时间后,同一池的黄鳝出现大小不均,要及时分开饲养,成活率可达90%以上。

防病

黄鳝喜欢生活在淤泥中,所以开始生病不易发现,一旦发现,病已扩散,最佳治疗时期已过,防治病害必须以防为主。

建饲养池

开放式饲养池适合在长年有温流水的地方建池,优点是流量稳定,适于较大规模的经营,缺点是有区域局限性。

封闭循环过滤式饲养池适宜在大城市或缺乏水源地方应用,其优点是池水可以重复使用,耗水量较少,便于控制温度,但投资稍大。

大棚建造

塑料大棚的建造与普通大棚相同,最好一个单元建在同一个大棚内,以便于管理。

投放鳝种

池建好后,将总排水口塞好,灌满池水浸泡5~7天后再将水放干,然后将池底的排水孔塞住,再注水保持每个池内有微流水,水深5厘米,这时即可放养。

鳝种在放养前需要进行消毒,用硫酸铜、漂白粉混配液消毒时,按每立方米水体投入硫酸铜8克、漂白粉10克的比例将药料投入水中,充分搅拌,待溶化后将鳝种置于药液中浸洗20~30分钟,可防治水霉病、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隐鞭毛虫、口丝虫、车轮虫、斜管虫、毛管虫等多种病虫害,可消除鳝鱼体表的寄生虫。

投喂饲料

黄鳝是肉食性鱼类,喜食新奇的饲料。放养2~3天后,将蚯蚓、螺蚌、蛙肉等切碎,放在饵料台内进行引食,并适当增大水流。

第一次的投饲量可为黄鳝总体重的1%-2%,之后逐渐增加投喂量。

通过以上技术要点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大棚养殖黄鳝的成活率和产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