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蟹养殖中需要注意的几点包括:
定期检查池塘:
每天早晚检查池塘的状况、进出水口、防逃设备以及青蟹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修补池塘的破洞,并注意天气预报,避免气温骤降影响青蟹生长。
清洁水质:
雨后及时换水,保证氧气含量充足。天气炎热时每半个月换水一次,增加水中的含氧量,防止青蟹缺氧死亡。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消毒清洗池塘,使用生石灰等改善池底微生物结构。
饲料管理:
青蟹是肉食性动物,主要以动物内脏、小鱼、小虾、蜗牛壳等为食。除了动物饲料外,还应配以蔬菜、水生植物等。投喂时间最好在傍晚,投喂量要根据天气、水质和青蟹的胃口来决定。
越冬措施:
青蟹不适合在低温环境下生长,冬天要保暖。当气温低于10摄氏度时,应提高池塘水位和水温,并停止投喂青蟹,待天气转暖后再投喂。
选苗:
选择优质的苗种非常关键,优质的蟹苗应体质健壮、颜色青绿、肢体健全、无损伤、无疾病、反应灵敏、活动能力强。选择地点时应考虑海水交换良好、风浪平静、无污染源的内湾中高潮区或高潮区,底质为泥沙底沿海和河口地区,最好有淡水源,盐度适宜范围8~26。
防逃:
池塘堤坝四周内侧设置防逃设施,如油毛毡、塑片、水泥板、聚乙烯网片等,高度为50厘米。防止青蟹逃跑,定期巡视池塘,及时发现问题。
水源:
优质的水源是养殖青蟹的关键,水质差会导致青蟹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水源应保持清新,定期更换,保持适当的水深和水温。
养殖密度和模式:
合理的放养密度可以减少互残,提高养成率,降低养殖成本。养殖模式包括池内栏养、池内笼养和池内罐养等。放养密度应根据水温、换水条件、饵料供应状况、管理技术水平等综合因素确定。
水质环境:
保持水质环境良好是蟹正常生长发育的基本保证。注意水温、盐度、透明度、pH值等水质指标,确保水质清新、溶氧量充足。定期检测水质,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疾病防治:
注意青苔、纤毛虫和缺氧等常见问题的防治。定期清理池塘,使用药物等方法控制疾病的发生,保持水体清洁,提高青蟹的成活率。
通过以上几点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提高青蟹养殖的成功率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