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蘑菇过程中容易患以下几种疾病:
蘑菇肺:
这是一种变态反应性肺部疾病,由蘑菇等食用菌生长过程中产生的菌类孢子引起。这些孢子容易引发人的呼吸系统病变,可能发展为慢性呼吸困难,导致劳动能力丧失。潜伏期长短不一,多数在接触作业三个月之内发病,症状包括剧咳、咳痰、胸痛、胸闷、呼吸不畅等,严重时伴有头痛、头晕、心慌、肌肉酸痛、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和消化道症状。
白腐病:
又称褐腐病、疣孢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在蘑菇栽培中发生最普遍且危害最严重。病害初期在菌盖及菌柄表面出现褐色瘤肿,后期病部形成一层白色霉。严重时会导致蘑菇减产甚至绝收。
胡桃肉状菌病:
侵染菌种时,会在未长满的菌种瓶中出现浓密的白色菌丝,菌丝较短,有许多小白点。子实体发育末期,菌柄基部受感染产生淡褐色变色。该病在10℃~25℃均可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
橄榄绿霉病:
播种后1~2周内发病,初始在培养料表面和料内形成白色菌丝,气生菌丝直竖于料面上,长达5厘米左右。尔后,料内橄榄绿霉菌丝转变为橄榄绿色或褐色大小如油菜籽般子囊果,着生在培养料上。子囊果棉软而无硬度,表面凹凸不平。
病毒病:
使用带有病毒的菌种会在蘑菇发育早期发病,对产量影响极大,甚至绝收。症状包括菌柄伸长,菌盖很小,菌柄上出现褐色斑或条纹状斑,菇柄内可挤压出水。
平菇厉眼蕈蚊:
属双翅目眼蕈蚊科,是为害平菇最普遍最严重的害虫。以幼虫为害平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严重时可将菌丝吃光,或将菌柄蛀成空洞。
害螨:
主要为害蘑菇、草菇、平菇等多种食用菌,咬断菌丝使不能萌发,也能咬啮小菇蕾及成熟子实体。发生严重时,可将培养料内的菌丝全部食光,造成绝收。
防治建议
改善栽培环境:注意通风换气,防止菇房形成高温、高湿、不通风的环境。
培养料处理:进行2次发酵,杀灭培养料中病原菌的孢子。
使用药剂:发病区可喷1%-2%甲醛溶液或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
覆土消毒:采用巴斯德灭菌法(60℃)处理1小时,或用40%甲醛消毒。
防虫措施:安装纱门、纱窗,利用成虫趋光性,灯光诱杀,严重时使用杀虫剂。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蘑菇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保障蘑菇的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