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对虾什么时候加水好

养殖对虾时加水的最佳时间如下:

放苗后10天开始逐渐加水,每周加水10~15厘米。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20~30厘米。每半月左右,亩用生石灰5~1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既改善水质和底质,又杀菌促进脱壳生长。同时,15~20天时,应拌制1‰~3‰大蒜药饵,连投3~5天。

投苗5天后开始往虾池内加井水,每隔2天加水1次,每次添水5厘米,直至虾池达到蓄水深度。夏季高温天气应把池水加满。暴雨来临前1天~2天把水加到虾池蓄水上限,使降落的雨水通过闸板上缘自然外溢,防止雨水使虾池盐化,pH值大幅下降,影响对虾生长或引起死虾。对虾的病害防治视水色变化及池底黑化情况对虾池进行池水消毒及底质改良。用沸石(每亩20公斤)或石灰渣改良底质。

改底后3-5天是加水的最佳时期,因为此时改底产品已经发挥作用,底部有机物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分解,有害物质减少,水质也得到了改善,这时候加水对虾塘环境影响较小,可以减轻对虾应激。

在养殖中后期,应保持池水高水位,并隔天加入5~10厘米的新水,使池水透明度维持在30~40厘米。养殖后期,可每天适量补水,使透明度控制在35~45厘米。若出现以下情况,则需及时换水或采取其他措施:pH值日波动幅度超过0.5,pH值。

放苗前7天左右,进水50——80厘米,加盐500——600千克/667平方米,溶解后全池泼洒,把盐度调到3‰——5‰,然后施尿素2——3千克,过磷酸钙0.5千克,使水色呈黄绿色或黄褐色,池水透明度30厘米左右,pH值8.0,总之在虾苗入池前,要培养足够的基础饵料生物。

综合以上信息,养殖对虾的加水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主要原则包括:

避免在虾苗放养初期随意加水,以免引起应激反应。

在高温季节和暴雨来临前适当增加水位,以防止水质恶化和盐度变化。

定期更换水,保持水质稳定和清洁。

使用生石灰等物质改良底质,改善水质和预防疾病。

建议在实际操作中,结合养殖池的具体情况和天气变化,合理安排加水时间和量,以保证对虾的健康生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