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蛋鸡需要掌握以下知识:
观察鸡群行为
产蛋时间:正常鸡群每天上午产蛋量占全天的80%-90%以上,上午产蛋越早越多说明鸡群越健康。如果产蛋时间推迟,可能是由于应激因素导致肝肾功能失调。
蛋壳颜色变化:蛋壳颜色变白、变黑或有沙皮蛋等,可能是接产蛋推迟后的表现,应激因素未消除或继续刺激机体。
产蛋量变化:记录每天的产蛋个数和斤数,产蛋量下降可能是由于蛋重变小或产蛋个数减少。
采食量和饮水量:了解鸡群每天的吃料量和饮水量,变化异常应及时处理。
蛋本身因素
品种与品质:不同品种和品质的蛋鸡产蛋量和蛋壳强度有差异,选择优良品种对提升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周龄:随着周龄增大,蛋壳强度降低,破损率增加。
产蛋姿态:站立或蹲得较高的鸡产蛋破损率较高。
产蛋时间:夜间产蛋的蛋壳较薄,破损率较低。
健康状况:疾病如传染性支气管炎会影响蛋壳质量。
营养
钙、磷与维生素D:产蛋母鸡日粮中钙需求量应为2.7%-3.75%,磷需求量为0.5%,维生素D有助于钙和磷吸收。
饲料配比:不同季节需调整饲料配方,确保营养均衡,避免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供应不足。
环境变化
温度: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8℃-25℃,昼夜温差应控制在5℃内。高温或低温都会影响产蛋率和鸡的健康。
湿度:适宜的湿度范围为50%-60%,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鸡的健康和产蛋。
通风:保持鸡舍空气流通,防止呼吸道疾病。
管理工作
责任心:在捡蛋、放蛋、搬蛋箱及过磅等操作时,要轻拿轻放,减少破损。
日常管理:定期清洁消毒鸡舍和设备,保持环境干燥和卫生。
防疫
疾病防治: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问题。
光照管理
光照时间:产蛋期每天光照时间应控制在18个小时左右,光照强度要适中。
季节变化
温度调整: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鸡舍温度,确保蛋鸡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和产蛋。
通过掌握以上知识,养殖户可以更好地管理蛋鸡,提高产蛋量和蛋壳质量,从而提升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