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入药的虫子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蜈蚣:
又称百足虫,性温、味辛、有毒,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等功能,用于治疗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等。
土鳖虫:
中药名,具有续筋接骨之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瘾瘕痞块等。人工饲养的绝大多数为中华真地鳖,药用名称苏土元。
蝎子:
常用以入药的为东亚钳蝎,对风湿类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温室饲养可缩短生长周期,一般经8~10个月,仔蝎便可长为成蝎;母蝎一年之中可以繁殖2次。
鼠妇 (常见得潮虫):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潮虫亚目,分布广泛,在田间主要危害黄瓜、西红柿、油菜等。虽然不常作为药用,但在一些情况下也有药用价值。
蛴螬:
一种普通、常见的虫子,价格不菲,部分品种的蛴螬可以食用,也可以入药,对很多疾病有治疗作用。
蝼蛄:
俗称“土狗”,可入药,具有逐瘀、破积通经的功效,主治瘕、积聚、少腹蓄血、血滞经闭,扑损瘀血等症。
虻虫:
又称蜚虻,牛虻,牛蚊子,有逐瘀,破积通经的功效,主治瘕、积聚、少腹蓄血、血滞经闭,扑损瘀血等症。虻虫干制后也是跌行损伤的特效药。
斗米虫:
天牛的幼虫,古代常用它来入药,具有温中理气、活血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
九香虫:
一种蝽虫,可入药,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本草纲目》记载其产于贵州永宁卫赤水河中,具有温中理气、活血止痛等功效。
这些虫子因其药用价值而被养殖,并在传统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建议根据具体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虫子进行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