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鹅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养殖场建设
养殖基地应选择无污染、水源充足的地方,最好有池塘。
养殖基地的面积和设施要满足大雁鹅生长发育和生产繁育的要求。
喂养方法
提供舒适的环境可以延长鹅的产蛋高峰期。
喂料要均匀,每次固定时间喂料。
定期称重,根据饲养的体重,慢慢增加饲料,避免过快的增加导致产蛋过早。
产蛋期要提高饲料质量,防止下出软壳蛋。
幼鹅出壳后,先喂水喂开食,可以投喂洗干净的莴苣叶和用水浸泡的碎米,投喂量慢慢增加。
晚上用手翻动几次,避免幼鹅因为温度或踩踏引起死亡。
种鹅的选择
种公鹅应选择身体较大、毛色纯净、颈粗、叫声明亮、尾部呈椭圆形、雄性特征明显的公鹅。
种母鹅应选择颈细长、全身干净、背宽的种母鹅。
饲养管理
饲养三个月的鹅,以放养为主,可以搭配蔬菜叶子或青草喂食。
母鹅一般在饲养六到八个月开始下蛋,在开产前半个月,喂食时最好给公母鹅加精料,每天喂150克麦粒和稻谷。
繁殖期的鹅最好补充钙、磷等矿物质饲料,配合饲料。
一只种母鹅可以孵10枚蛋左右,30天左右可以出雏。孵蛋期间每天清晨可以给母鹅喂食清水和少量的稻谷。对抱窝的母鹅要驱赶,减少饲料投喂,五天后再加饲料,使其早日恢复产蛋。
放牧方法
大雁鹅放牧时应选在春秋两季。
雏鹅出壳24小时后,先喂水后开食,喂给清洗晾干的苦荬菜、莴苣叶以及用水浸泡的碎米,饲喂量从少到多。
对雏鹅采取分群饲养,白天、黑夜逐群检查,用手翻动4-5次,防止雏鹅堆叠而造成上面雏鹅冻坏、中间的雏鹅热坏、下面的压坏。
特殊注重防止雏鹅受热、受凉、受潮。气温比较低时,应在雏鹅箩筐上盖麻袋或棉被,并且要喂1次食换1次垫草。初春的雏鹅不能放在凉地上喂食,一定要铺上一块塑料布,以防雏鹅受凉抽筋。
孵化
种蛋产出后应及时进行消毒,放入消毒柜内,按每立方米28毫升福尔马林溶液和14克高锰酸钾备好药品,将福尔马林倒入玻璃或搪瓷容器内,然后倒入高锰酸钾,关闭门窗,数分钟后,甲醛蒸汽溢出,12~24小时后打开门窗,放出残余气体,将种蛋移入贮藏室。
孵化前对种蛋进行预热,可使胚胎对外界环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防止种蛋出汗。
孵化温湿度控制:整批入孵的种蛋,以变温孵化为主,温度变化范围控制在30~37℃;前高后低逐步降温;分批入孵的种蛋则采用38~38.5℃的恒温孵化。湿度的控制原则为两头高,中间低。1~3天保持65~70%,4~28天控制在60~65%,29~31天提高到70~75%。此外,在保证正常温、湿度情况下,尽量通风顺畅。
翻蛋、照蛋与凉蛋。自动翻蛋的孵化机每2小时翻蛋一次,手动或采用土法孵化时每3~4小时翻一次,翻蛋角度为45~90度。大雁种蛋在整个孵化期内需进行三次照蛋。第一次在孵化后第5天进行,拣出无精蛋和死蛋。第二次在第10天进行,拣出死胚蛋,并及时查明原因,调整孵化条件。第三次在第26天进行,主要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决定落盘时间。机器孵化每天定时打开机门两次,孵后16天还要将种蛋从蛋盘架上抽出2/3左右进行凉蛋,凉蛋时间控制在30分钟之内。土法孵化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