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鲫鱼时浮水面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水温的影响:
鲫鱼对水温非常敏感,它们偏爱约20℃的水温环境。当水域上层水温接近或达到这一理想值,而下层水温偏低时,鲫鱼会本能地向上层游动,以寻求更适宜的生存环境。特别是在春秋两季,由于昼夜温差大,水温分层现象明显,鲫鱼上浮的情况也更为频繁。
气压的变化:
气压的变化直接影响水中的溶氧量。在气压较低的天气里,水中氧气含量会明显下降,下层水体的氧气会向上层扩散。为了获取更多的氧气,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鲫鱼会选择上浮至氧气相对充足的水层。特别是在气压急剧下降时,如暴雨前夕或闷热天气,这种上浮现象尤为显著。
食物的影响:
自然风力作用会将岸边的草籽、植物碎屑、昆虫等吹入水中,为鲫鱼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这些漂浮在水面的食物会吸引鲫鱼上浮觅食。
水肥和氨氮中毒:
养殖池塘中水肥过多或氨氮中毒也会引起浮头现象。大量未发酵的粪肥会在水体中形成一层厚厚的沉积物,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气,导致水中的氧气含量降低,使得鲫鱼无法正常呼吸,从而出现浮头现象。
水体环境变化:
塘底条件变化,如多年未清底积攒了大量的腐殖层,经夏天高温发酵后会产生比较多的有害气体,或水底条件恶化,也会迫使鱼类离底游至水的中上层。
人为因素:
在养殖过程中,投喂不当或饲料过多也会导致鲫鱼上浮。例如,饲养者喂食使之形成离底上浮的习惯,尤其是在喂食后,鲫鱼会离底上浮觅食。
综上所述,养殖鲫鱼浮水面多的原因主要包括水温、气压、食物、水肥和氨氮中毒、水体环境变化以及人为因素。要减少鲫鱼浮水面,可以采取改善水体环境、合理投喂、定期清底、增氧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