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羊易得的职业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布鲁氏菌病 (布病):这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疾病,人和动物都可能感染。养殖户在接触染病动物或食用被污染的奶和肉时容易感染。其症状包括发热、多汗、关节痛、睾丸炎、肝脾肿大等。
口蹄疫:
这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动物,如羊、牛、猪等。人感染后可能出现发热、腹泻、食欲不振、水疱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并发肠胃炎、神经炎、心肌炎等。
肝片吸虫病:
这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可侵害羊、牛、马、驴、猫、狗、猪、兔等多种家禽家畜。人感染后可能导致胆管阻塞、肝实质变性、黄疸等症状。
羊痘:
这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皮肤化脓性炎症疾病,羊患病后,其分泌物、排泄物、皮毛、肉、奶中均可含有病毒,人接触后容易感染。该病的高发人群包括牧羊人、兽医及屠宰人员。
感冒:
羊感冒多发于天气多变的早春和初秋,主要特征为体温升高、精神萎靡、突然不食。治疗方法包括使用青霉素等药物。
拉稀:
拉稀是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分为水样拉稀和拉痢两种,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饮食问题、饲料变质等。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等。
烂嘴病:
该病由大分子病毒引起,以口腔病变为主要特征,传染迅速,多发于冬春季,长途运输易发生。治疗方法为使用冰硼散涂患处。
干瘦病:
该病以羊日渐消瘦、光吃草料不长膘为主要特征,需要进行治疗,并加强饲养管理。
为了预防这些职业病,建议养殖户采取以下措施:
提供优质饲料和清洁饮水,避免饲料变质和饮用脏水。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如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等。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羊舍卫生,定期消毒。
加强对羊群的观察和检查,及时发现并隔离病羊。
养殖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病羊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