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围虾养殖亏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虾苗选择不当
选择携带病毒细菌的虾苗或运输过程中受应激的虾苗,会导致虾生长缓慢、抵抗力弱,容易引发疾病,甚至排塘。
水质管理不善
对虾对环境变化敏感,尤其是秋冬季节,天气不稳定,如大风、下雨等会导致水质变化大,管理不善会引发虾长期应激反应,抵抗力下降,感染疾病。
饲料喂养不当
饲料质量差、投喂量不科学、饲料利用率低等因素会导致虾只生长缓慢,增加养殖成本。
疾病与疫情频发
虾类疾病种类繁多,如白斑综合症、黄头病、肝胰腺坏死病等,疾病爆发会迅速蔓延,导致大量虾只死亡,尤其是在高密度养殖环境下,疾病传播速度更快,防控难度更大。
养殖技术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许多养殖户缺乏科学养殖知识,盲目追求高密度养殖,导致水质恶化、饲料利用率低、虾只生长缓慢等问题。管理不善,如投喂过量、换水不及时等,也会引发虾只疾病。
市场波动与价格波动
市场需求与价格波动较大,养殖户的经营风险增加。市场供过于求时,虾价暴跌,养殖户面临亏损。国际市场的变化、政策调整等因素也会对虾价产生影响,增加不确定性。
自然灾害与环境污染
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干旱等会对养虾业造成严重影响,破坏养殖环境,影响水质。环境污染也是养虾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清塘不彻底
如果池塘底部的淤泥厚度过高,未经彻底消毒,会导致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虾苗放养后摄食不正常,生长缓慢,疾病频发,最终导致亏损。
池塘条件较差
池塘埂保水防洪能力差、塘底不平、水源不理想等因素会影响虾的生长,增加养殖难度和成本。
苗种来路不正宗
从不规范的苗种场购买未经检疫的虾苗,可能带入病毒,导致虾病暴发,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最终亏损。
综上所述,基围虾养殖亏本的原因主要包括虾苗选择、水质管理、饲料喂养、疾病防控、养殖技术与管理、市场波动、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多个方面。要避免亏损,养殖户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选择优质的种苗和饲料,加强疾病防控,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以降低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