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尾虾的养殖可以在淡水环境中进行,但需要经过淡化处理以适应低盐度环境。以下是具体的养殖条件和方法:
水质管理
基尾虾适合在水质清新、无污染的淡水中养殖。养殖池塘的水深应控制在1.5米~2米,底部保留10厘米左右的淤泥,四周开挖环沟,宽4米,深0.5米。池水满后,定期放掉底层水,选择晴天上午放水最佳,放掉50厘米~60厘米底层水,使整个水体成为富氧区,以加速虾的蜕壳,利于生长。
盐度适应
基尾虾原本生活在海水中,因此其人工育苗要在高盐度环境中进行,一般出苗时的海水相对密度为1.02。虾苗移养到淡水中必须先经过淡化养殖,只有淡化好的虾苗才能进行放养。放养前1天,用体长2厘米~3厘米的青虾苗试水5小时~6小时,然后再放养基尾虾。
投饵管理
养殖前期(虾苗体长3厘米),主要依靠池中浮游生物为饵料或辅以少量细微颗粒饲料。虾苗下塘1个月后,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沼虾饲料为主),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4%~6%。在生长旺季,有条件的地方再辅投一些经破碎的螺蚬、小杂鱼等。投饵量还要根据季节、水温、气候以及水质好坏灵活掌握,及时调整。
收获捕捞
基尾虾的收捕时间主要取决于成虾的生长情况和市场要求。一般在淡水池塘养殖80天~100天,即可达到7厘米~10厘米长的商品规格。也可进行轮捕,收捕方法有三种:地笼、拉网及干塘放水收捕。
总结来说,基尾虾可以在淡水环境中养殖,但需要经过淡化处理,并且需要严格控制水质、投饵量和收获捕捞时间,以保证养殖的成功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