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的条件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选址
养殖地点应选择无污染、环境良好的泥沙荒地、盐碱地和沿海宜耕地。
水环境
海水水源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生长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要求。
养殖取水区的潮汐应畅通无阻,水中硝酸盐含量应在40mg/L以下,不要使用化学肥料或生物肥料,有机肥料应充分发酵后再使用。
水质pH值要稳定,对虾比较适应的pH值范围在7.5~8.5之间。
水质要有良好的透明度,透明度可以反应出水质中浮游生物等微生物的数量,是调节对虾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养殖池建设
养成池应呈长方形,面积1~7公顷,池底平坦,略向排水口倾斜,坡度0.2%左右,使池底水可以排干。
高密度精养的养殖池塘分为泥沙池和水泥池,面积为0.1~1公顷,呈方形或圆形。
养殖池两端设有进水和排水设施,进水和排水口需要远离。
放苗环境
放苗时,池水深为60~80厘米,池水透明度达40厘米左右。大风、暴雨天不宜放苗。
放苗密度:滩涂大面积养虾池,放苗密度以(6~10)×10^4尾/公顷为宜;高密度精养方式的养殖池,放苗密度以(25~50)×10^4尾/公顷为宜。
水温:放养中国对虾苗水温应达14℃以上,放养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苗水温应在22℃以上。
盐度:池水盐度应在1~32,虾苗培养池、中间培育池和养成池水盐度差应小于5。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的清洁、透明,并定期检测水质,包括酸碱度、氨氮含量、亚硝酸盐含量、溶氧量等指标。
使用微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植物生长素、抗毒养藻剂等,促进有益硅藻等生物饵料繁殖,保持水质稳定。
其他条件
养殖场地的选择应考虑交通便利、供电和通讯设施完善等因素。
养殖池塘的建造要根据养殖规模和地形条件进行合理设计,确保水循环系统和过滤系统良好。
选择健康、活泼、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种虾进行养殖,并在选购种虾时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
这些条件要求旨在确保对虾养殖过程中水质、环境和管理等方面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养殖成功率并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