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土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控制温度与湿度
一年四季饲料应保持潮湿状态,湿度以手轻握,水珠在指缝中流出,而不滴为度。
不同种类的蚯蚓对温度要求不同,普通在20℃~30℃之间均可生长发育,25℃左右生长较快,繁殖率较高。
在炎热夏季和严寒冬天,应采取降温和保暖措施,避免因时节性气温波动导致蚯蚓生长停滞或间歇。
通风与透气
饲养中加拌碎稻草或麦秆,增强料隙间的空气流通,即使在冬季也要进行短时间通风,以保证蚯蚓正常新陈代谢所需的新鲜空气。
蚯蚓习惯于宁静与黑暗的土层生活,在饲养期间不宜翻动,防止强光照耀。
饲料酸碱度
饲料酸碱度应保持中性,种蚓会很快钻入料中,摄食活跃。
过碱可用废硫酸或磷酸二氢氨调节,过酸可用石灰水或氢氧化钾调节。
适时分群与采收
种蚓不断产生蚓茧,密度增大,需适时收取成蚓,分成种子群、繁殖群和生产群进行饲养。
收取成蚓可与补充饲料、除粪结合进行。
环境设置
蚯蚓生活在土壤中,养殖时应提供好的生存环境,如建立专门的蚯蚓饲养场所,使用泥土和牛粪搅拌形成的蚓床,厚度在10厘米左右,经过10天发酵,泥土颜色变黑,营养丰富的环境适宜蚯蚓生长。
温度控制
蚯蚓适宜的温度在15-20℃左右,气温低至5度左右,蚯蚓进入休眠期。
气温高于30℃时,蚯蚓会出现死亡现象。
空气湿度与水分
蚯蚓喜湿怕涝,空气湿度需保证在75%左右,蚓床土壤湿度保持在30%左右。
饲料选择
蚯蚓的主要食物是有机物,可以以打成浆的瓜果为辅进行喂养,选择腐熟的有机肥为主,牛粪最佳。
腐熟的牛粪中粗纤维较多,能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而打烂的瓜果类能促进蚯蚓生殖繁衍和提供糖分。
养殖方式
可以选择土法饲养如沟养、坑养、野生放养、防空洞养、土温床养等,也可以选择工厂化饲养如多层温床饲养、室内池养、塑料大棚养等。
其他注意事项
养殖蚯蚓的场所应避免阳光直射和过度干燥,保持环境安静。
饲料的投放应均匀,避免堆积过多导致蚯蚓缺氧。
定期检查养殖池或床的湿度和温度,及时调整,确保蚯蚓健康生长。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土龙的养殖成功率,并且确保蚯蚓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