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鹅养殖注意什么事项

青年鹅养殖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放牧管理

选择水草丰富或收割后的麦地、稻田等场地放牧,避免下雨天放牧。

每组放牧鹅的数量应控制在250-300只,大型草场每群不超过1000只。

尽量延长鹅的采食时间,全天放牧,特别是在不下雨的情况下。

饮食管理

以粗代精,青粗为主,适当补喂精料。

推荐两个实用菜单:

配方1:玉米粉46%,小麦次粉20%,碎大麦21%,干青草粉1%,豆粕粉11%,石粉1%。

配方2:玉米粉50%,粉碎大麦11%,粉碎小麦25%,豆饼粉12.5%,石粉1.5%。

疾病防治

对鹅舍进行定期清理和消毒,保证有足够的采光和通风。

使用鹅副粘病毒抗血清治疗副粘病,中鹅按2毫升/千克皮下注射,重病鹅隔3天再注射1次。

对未发病的鹅使用副粘病毒油佐剂灭活疫苗,每只肌肉注射0.5毫升,进行紧急接种。

环境管理

鹅舍应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背风的坡地,且远离工厂等污染源。

鹅舍之间间距要大于500米,防止鹅的应激反应和传染病传播。

鹅舍内要设置合适的鹅窝,提供舒适的休息场所。

饲养管理

饲料要营养均衡,选择维生素和矿物质较充足的饲料。

合理控制饲料的饲喂量和饲喂频率,避免过度饲喂或饥饿。

保持养殖场地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残料,防止细菌滋生。

分群饲养

不同日龄的鹅要分开饲养,公母鹅在产蛋前也要分开饲养。

强鹅和弱鹅分开饲养,避免相互争抢食物。

光照管理

冬季白天时间短,晚上时间长,需人工补充光照,提高鹅体表的温度和抵抗力。

温度和湿度控制

小雏鹅刚出壳后,温度需维持在30度左右,随着日龄增长,温度逐渐降低。

湿度要控制在60%左右,避免过低或过高。

疾病预防

定期对养殖场地进行消毒处理,合理安排疫苗免疫接种计划。

及时发现并隔离、消毒和治疗疾病,防止疾病扩散。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青年鹅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为后续的育肥和繁殖打下良好基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