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锥鱼:
沙锥鱼规格比对虾稍大,对饲料的软硬程度、颜色、口味等要求与对虾相近,因此特别适合与对虾混养。沙锥鱼可以摄食对虾养殖池塘中的病弱虾、残饵、桡足类和枝角类等浮游动物,有利于对虾池塘水质调控及生态防病,可更高效利用池塘空间,提高单位产出和效益。
缢蛏:
对虾与缢蛏混养,对虾的粪便及残饵能促进塘内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缢蛏提供丰富的鲜活饵料,缢蛏的滤食作用又净化了水质,为对虾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这种混养模式能综合利用虾塘水体,既增加产量,又提高虾塘的经济效益。
鲻鱼:
南美白对虾与鲻鱼混养,通过实验验证,中等体型的鲻鱼在混养系统中表现最佳。这种混养模式可以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与环境负担最小化。
草鱼、鲤鱼、鮰鱼:
这些鱼类可与对虾生态互补,规格较小的鱼类能利用虾塘中的天然饵料,如浮游生物、有机碎屑等。同时,鱼类的活动有助于增加水体溶氧、翻动底泥,营造更良好的虾塘生态环境,促进南美白对虾生长。合理的数量搭配避免了鱼类与对虾过度争夺空间和食物,同时对于病虾鱼类会及时吃掉,减少了疾病传播的风险。
黄鲻、草鱼、笋壳鱼、宝石鲈、埃及塘虱、鹦鹉鱼:
这些鱼类不仅能摄食病、死虾,还能通过滤食性鱼类改善池水环境。鱼虾混养能使池塘生物种群多样化,水质稳定,物质循环顺畅,实现鱼虾共长、双赢,有效降低南美白对虾单养的高风险,提升养殖成功率。
蟹类:
如锯缘青蟹、三疣梭子蟹等。虽然虾蟹混养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因蟹类携带病原体而导致对虾感染,但适当管理可以控制疾病传播。
文蛤:
虾池混养文蛤可以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商品虾、贝的质量,同时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
观赏鱼:
如鼠鱼、小精灵、孔雀鱼、红绿灯、青苔鼠、宝莲灯、三角灯、黄金大胡子等。这些观赏鱼可以与观赏虾和平共处,但需注意喂食量和混养密度。
建议
在选择混养伙伴时,应考虑生物的体型、食性、生活习性以及养殖环境等因素,确保混养过程顺利且能带来预期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同时,需定期监测水质和生物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混养比例和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