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场中,常用的驱虫药物包括以下几种:
敌百虫:
广谱驱虫药,对体内和体表寄生虫均有效果,但由于其毒性较大,现在较少使用。
左旋咪唑:
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对体内的线虫、吸虫和绦虫均有作用,对虫卵的孵化也有抑制作用。
丙硫咪唑:
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对体内的线虫、吸虫和绦虫均有作用,对虫卵的孵化也有抑制作用。
伊维菌素:
新型的大环内酯类驱虫药,皮下注射可治疗体表和体内线虫及其幼虫,也可以大群拌料饲喂驱虫,现应用比较广泛。
吡喹酮:
可用于猪囊虫病,也可以使用丙硫咪唑治疗。
阿苯达唑:
对线虫、吸虫、球虫及其移行期的幼虫、绦虫都有较强的驱杀作用,对虫卵的孵化有极强的抑制作用。
氧阿苯达唑粉:
主要成分的驱虫药效果较好,适用于体内外寄生虫。
双甲脒溶液:
主要针对疥螨、虱、蜱等体外寄生虫,按比例稀释后喷在猪身上和猪舍的地面、墙壁上。
畜可佳:
主要成分为包被伊维和氧苯哒唑,对母猪无任何毒副作用,且驱虫彻底。
甲苯咪唑 、 氟苯咪唑、 左咪唑、 噻嘧啶:
这些药物也可以用于驱虫,具体使用剂量和方法请参考相关药物说明书。
使用驱虫药的注意事项:
选择安全性较高的驱虫药:
特别是对于怀孕母猪和仔猪,应选择安全性较高的驱虫药,避免使用毒性较大的药物,如敌百虫。
严格按照推荐剂量使用:
使用驱虫药时应严格按照厂家推荐的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中毒或其他不良反应。
做好驱虫前的准备工作:
驱虫前应停喂一餐,将药物和饲料拌匀,确保猪群能够全部吃完。
驱虫后的处理:
驱虫后应及时清理猪舍,将粪便堆积发酵,利用生物热杀死虫卵和幼虫。
定期驱虫:
在规模化猪场,应定期对全群猪进行驱虫,特别是在引进新猪、母猪产前、仔猪转入新圈等关键时期。
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驱虫药物,可以有效控制养殖场中寄生虫病的发生,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