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鼠不能养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政策限制
2020年,全国人大出台禁食野生动物相关决定,国家林草局明确将竹鼠等45种野生动物列为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养殖物种。
2024年9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禁食野生动物的分类管理范围,包括竹鼠在内的45种动物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养殖活动。
法律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禁止食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以及没有合法来源证明的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
禁止为食用非法购买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公共卫生安全
竹鼠可能携带各种病毒和细菌,特别是在新冠疫情之后,食用竹鼠被认为存在较高的公共卫生风险。
禁止养殖竹鼠是为了防止可能的病原体传播给人类,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生态保护
竹鼠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的生态位置,大规模养殖竹鼠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
禁止养殖竹鼠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
养殖风险
竹鼠对养殖环境和饲养管理要求较高,容易感染疾病,且传播速度快,治疗难度大。
竹鼠对环境变化敏感,温度、湿度、噪音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其生长和健康。
市场需求下降
政策禁止食用竹鼠后,市场需求急剧下降,饭店、餐馆等场所不再采购竹鼠,导致市场需求归零。
尽管竹鼠的皮毛、尾筋等部位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市场需求有限,无法支撑整个养殖产业。
综上所述,竹鼠不能养殖的主要原因是政策限制和法律法规的变化,同时考虑到公共卫生安全、生态保护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