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围虾养殖中,可以使用多种药物进行疾病防控和水质管理。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及其用途和用法用量:
聚维酮碘 用途
:用于对虾养殖水体消毒,对虾红体病、桃拉综合征病毒病、白斑综合征病毒病等有一定的疗效。
用法与用量 预防:全池泼洒,使水体中聚维酮碘浓度达0.1~0.2 ml/L,每10天一次。 治疗:全池泼洒,使水体中聚维酮碘浓度达0.2 mg/L,每2~3次。聚醇醚碘
用途:高效、安全的消毒剂和杀菌剂,用于预防和治疗对虾养殖过程中的多种疾病,如红体病、白斑病、桃拉综合征病毒病等。
用法与用量 预防:全池泼洒,150~350 mL/亩,每10天一次。 治疗:每2天一次(重症加量),苗种消毒50 mL/m³水体,浸浴5分钟。亚甲基蓝
用途:治疗虾类烂尾病、弧菌病等细菌性疾病。
用法与用量:溶于水后全池泼洒,使池水中浓度达0.1~2 mg/L。
双改先锋 用途:
氧化+生物双重成分,双重作用,通过包被工艺以及控释技术实现了速效+长效的作用,适合在底质状况良好时使用。
微生物制剂
用途: 利用微生物分解池底有机质,如光合菌、芽孢杆菌、乳酸菌等,适合在底质状况良好时使用。生石灰
用途: 中和虾塘底部的酸性物质,提高pH值,同时杀灭底部的有害细菌,减少疾病的发生。 注意事项
过氧化钙 用途:
具有强氧化性,可以迅速氧化底泥中的有机物质,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并释放出氧气,提高水中的溶氧量。
注意事项:需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投放,避免与酸性物质混合使用。
氟甲砜霉素(氟苯尼考) 用途:
广谱抗生素,用于预防和治疗对虾的细菌性疾病,如红腿病、烂鳃病、甲壳溃疡病等。
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公斤体重15至20毫克,每天两次,连续使用3至5天。
浸浴:每升水体4至8毫克,浸泡2至4小时,每天一次,连续使用2至3次。
高锰酸钾
用途:有效治疗对虾幼体聚缩虫病和拟阿脑虫病。
用法用量 聚缩虫病预防:交替进行不同浓度的浸浴处理,每升水体分别使用0.5毫克和1毫克,每次浸浴24小时后换水补药。 固着类纤毛虫病治疗:全池泼洒,每升水体用量3至7毫克或5至10毫克,泼洒后2.5至3小时加水;拟阿脑虫病治疗时,先浸浴1小时后,再配合福尔马林全池泼洒。有机酸
用途: 水产养殖中常用的解毒剂,能与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结合,形成可溶性的络合物,降低重金属的毒性,同时调节水体的酸碱度,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生石灰
用途: 快速中和水体中的酸性物质,提高水体的pH值,同时与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通过底泥的吸附作用将其从水体中去除。 注意事项
硫代硫酸钠(大苏打)
用途:
将氯气还原为盐酸,消除水体中余氯的毒性,同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