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羊得布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直接接触感染:
养羊人在照顾羊的过程中,可能会直接接触感染了布鲁氏菌的羊的分泌物、尿液、胎盘等,从而感染布病。
食品污染:
羊肉、羊奶等食品中含有布鲁氏菌,如果没有经过充分的加热或消毒,就可能导致食品污染,从而引起布病感染。
女性生殖器官感染:
女性养羊人可能会因为接触羊的生殖器官而感染布鲁氏菌,从而引起布病感染。
羊群感染:
羊群中如果有布鲁氏菌感染,养羊人在照顾羊的过程中容易被感染,特别是在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的情况下。
环境污染:
养羊场的环境可能会被布鲁氏菌污染,如羊舍、饮水设施等,如果养羊人在这些环境中长期工作,就容易被感染。
运输业发展带来的输入性感染:
随着我国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增加了输入性布病的感染几率,尤其是牛羊养殖业的发展。
养殖户对布病认识不足:
很多养殖户对布病及其危害的认识程度较低,在养殖过程中不能有效配合防疫站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消杀防治工作,增加了感染风险。
综上所述,养殖羊得布病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直接接触感染、食品污染、女性生殖器官感染、羊群感染、环境污染以及运输业发展带来的输入性感染等。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布病的发生,养殖户应提高对布病的认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定期消毒、隔离感染羊只、加强个人防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