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的养殖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场址选择与布局
选择地势高燥、平坦、向阳避风、地形坐北朝南的地方建立鹿场,场地土壤以砂壤土为佳。
保证水源充足、水质干净,梅花鹿的养殖密度不宜过高,每头梅花鹿至少需要10-15平方米的空间。
饲料准备与管理
鹿的饲料以青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注意饲料的多样化,保证营养均衡。
饲料应分为干饲料和绿饲料,以干饲料为主,绿饲料适量,可以添加鹿用康金方等添加剂提高吸收转化率。
饲料要定时定量饲喂,避免过度饲喂和浪费,同时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营养成分。
饲养管理
根据鹿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量,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案,包括饲养密度、饮水量、清洁卫生等方面。
保证鹿群的健康和生长速度,定期进行疫苗接种,保持鹿舍清洁卫生,发现病鹿及时隔离。
注意鹿群的行为观察,及时发现疾病隐患并加以防治,可定期邀请兽医进行健康检查与防疫指导。
繁殖管理
选择抗病性强、性格活跃、生产性能高的品种,引种时要考虑年龄、生长状况、繁殖能力等因素,并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
梅花鹿在1.5岁时开始性成熟,适宜的配种年龄应在2.5岁,妊娠期约为231-236天,每胎产仔1只,极少数2只。
在繁殖季节,精心照料母鹿与种鹿,确保繁殖成功率,注意适时配种和割取鹿茸。
疾病预防与治疗
虽然梅花鹿抗病力强,但在人工养殖过程中仍需注意疾病预防,定期进行疫苗接种,保持鹿舍清洁卫生。
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个体,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疾病传播,定期消毒饲养舍和设施,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环境管理
鹿场应选择空气清新、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环境安静的地方,鹿舍占地面积每头2~3平方米,运动场8~10平方米,用石板或平滑木板或水泥板铺地,使粪便等易清扫。
在鹿场周围设置栏杆,高2.5~3米,以防鹿善跳而逃逸。
数据管理
建立科学的数据管理系统,对鹿群的生长和繁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从而调整饲养管理和繁殖技术,保证鹿饲养的顺利实施。
通过以上要点的落实,可以有效提高鹿的养殖效果,确保鹿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