鳡鱼养殖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和环境:

水质要求

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

水温范围为6℃至32℃。

平均水深35米,流速0.1m/s至0.5m/s。

土壤pH值7.5至8.0,透明度≥80cm,溶解氧≥7.0mg/L。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通常在0.33至1.00公顷之间,东西走向。

水深控制在1.5至2.0米,不漏水,进排水系统完善,池底淤泥厚度不超过30cm。

根据池塘面积配备相应的增氧设备,一般0.67公顷池塘应配备3000W叶轮式增氧机或1500W微孔增氧设备。

放养密度

鱼种养殖分两个阶段:

第1阶段:刚引进池塘的驯化苗,规格在7至10厘米,放养量在12万至15万尾/公顷,池塘面积一般选择0.2公顷以下。

第2阶段:经1个月强化培养后,规格达20厘米以上,一般放养量为3.0至4.5万尾/公顷,池塘面积一般选择0.33至0.67公顷。

池塘专养:每亩可放养3厘米左右的鳡鱼夏花鱼种800尾,50克/尾的鲢鱼和鳙鱼一龄鱼种50尾左右。

鱼蟹混养:每亩可放养3厘米左右的鳡鱼夏花鱼种600至800尾,鲢、鳙鱼的放养数量与专养相同,每亩再放规格为120至200只/公斤的一龄蟹种100至150只左右。

饲料及投饲方法

鳡鱼是凶猛性鱼类,在天然水域中以活鱼为食。在人工养殖中,若仍投喂活饵,成本较高,且需配备饲料鱼专养池。

饲料前期可用活鱼苗,后期为鱼块。食性驯化可从鱼体长5厘米左右时开始,前期投喂适口的活鱼苗,后期完全投喂鱼块。

日常管理

加强水质调节,保持水质清新,溶氧丰富,透明度应控制在30cm以上。

及时分养,避免大鱼欺负小鱼。

病害防治,定期消毒食场和饲料鱼,预防疾病的发生。

繁殖与亲鱼培育

亲鱼一般要从正规鳡鱼养殖场家引进,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无病的性成熟个体,雌雄比例为1:1.5。

亲鱼在6至10亩的土池里进行专池强化培育,水深在1.5米至2米之间,保持水中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

成熟鉴定:雌亲鱼腹部膨大、手感柔软富有弹性,生殖孔肿胀微红;雄鱼性成熟时,轻压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

以上是鳡鱼养殖的基本条件和环境要求,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