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养殖场地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地势与排水
地势应高出当地历史上最高洪水线,坡度一般不大于15°,避免低洼涝地、洪水道、冬季风口等地修建羊舍。
土壤应通气、透水、抗压性好,避免易塌陷、粘重、被有机物严重污染的地块。
场地应干燥,排水良好,羊舍地面要高出地面20厘米以上。
水源与水质
水源应水量充足,水质良好,满足场内职工用水、羊饮水和消毒用水的需求。
饮用水应清洁,符合卫生标准,避免使用含有大肠杆菌、固体物总含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超标的水源。
放牧与饲料基地
羊场范围内要有充足而良好的放牧地、割草地和饲料基地,且羊场距放牧点不应太远。
场地附近应有清洁而丰富的水源,便于饲草、饲料的加工和运输。
交通与防疫
交通要方便,但离交通要道不应少于500米,以减少疫病传入的机会。
羊场周围300米以内无工矿企业和屠宰场或畜牧场,避免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
环境与卫生
羊场应远离居民点,并位于其下风向,保持一定间距,一般场为200~300米,羊场为500米以上。
场地应充分利用草地或草山放牧,但牧道不宜与铁路、公路交叉。
设施与设备
羊舍应坚固、保暖和通风良好,面积根据饲养规模而定,每只羊至少保证1.0-2.0平方米。
运动场面积应大于羊舍,保证羊只的充分活动,周围要用墙围起来,并栽树遮阴避雨。
饲槽应便于饮水和清洗消毒,可以使用水泥或木板制作。
其他
场址选择还应考虑当地气候、雨量、海拔、牧草类型等环境条件,尽量选择条件相近的地区引种。
引进种羊时要进行严格检疫,确保无疫病。
综上所述,羊养殖场地条件需要综合考虑地势、排水、水源、交通、防疫、环境、设施等多个方面,以确保羊群的健康生长和高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