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水库养殖鱼时,选择适合的鱼类品种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推荐的鱼类品种及其养殖特点:
胖头鱼(鳙鱼)
特点:胖头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主要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和池塘中,属于水面中的上层鱼。它分布广泛,经济价值高,养殖效益好,是剁椒鱼头、炖鱼头、鱼头汤等美食的原料。
黄颡鱼(黄骨鱼)
特点:黄颡鱼有很强的繁殖力和适应力,肉质鲜嫩,无刺,深受老人和小孩子的喜爱。人工养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市场销售的基本都是人工养殖的,养殖利润高。
芝麻剑鱼
特点:芝麻剑鱼肉质美味,营养成分高,价格昂贵,一般一斤要30元左右。人工养殖成本较低,主要是池塘养殖,养殖一亩池塘成本大约3.5万元,一年生产量可达4000斤,净挣85000元一亩。
塘鲺鱼
特点:塘鲺鱼是热带的一种无鳞鱼类,具有药用价值,养殖成本低,一亩成本才1.5万元左右,且存活率高,没有水情况下也能活好几个小时。
罗非鱼
特点:罗非鱼适应能力强,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也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它是水产养殖重点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市场价在8~12元/公斤左右,养殖效益好。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和鲤鱼
特点:这些鱼类是中国1000多年来在水库池塘养鱼中选定的混养高产的鱼种。青鱼生活在水的下层,主要吃螺、蚌等水底动物;草鱼一般生活在水的中层,主要吃水生植物的茎和叶;鲢鱼和鳙鱼生活在水的中上层,分别吃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混合饲养能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增加鱼的产量。
建议
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市场需求的鱼类品种,如胖头鱼、黄颡鱼和罗非鱼等,这些品种不仅经济价值高,而且养殖技术成熟,市场需求大。
合理搭配混养比例,一般鲢鱼和鳙鱼应占到各类投放鱼种总数的70%~90%,其他草食性鱼类可占10%~30%。
注重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中的溶解氧、氨氮、pH值等关键指标处于适宜范围内,采用生物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的方式肥水,保持水体肥力。
科学投喂饲料,选择高品质的饲料,遵循“定时、定量、定点”的投喂原则,并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鱼类合理调整饲料配方。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水库养殖鱼的产量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