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蚕怎么养殖

柞蚕的养殖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七个步骤:

制种

初始温度控制在10℃,然后每天升温2℃直至22℃。

白线穿茧长到80厘米后挂在横木杆上,蛾出后人工捉入竹编带盖蛾筐。

在避光安静环境中进行雄雌蛾交配,温度控制在20-20℃,24小时后分开雌蛾并装入纸蛾袋。

选取雌蛾,进行显微检验剔除带有微粒子病毒的卵纸,并用火烧掉。

孵化

将优良的卵纸剥卵并进行浴洗消毒,然后装入孵卵盒中,温度控制在18-22℃。

放螟

孵出蚁蚕后,在河边向阳的沙滩上扎上栗树或姜子小嫩枝,放入蚁蚕。

转场

7-8天后,将带蚁蚕的树枝放入竹编蚕筐,转入蚕坡。

6-7天后进行四眠场转换,10-12天后转大眼场,再转二八场,最后转入茧场,15天后可摘茧储藏。

保苗

小蚕保苗是放养柞蚕成败和产量高低的关键,要防止敌害如鸟类、虫害等。

剪移和匀蚕

为使叶量、叶质和蚕场环境适应蚕儿生育,需要进行人工管理,包括剪移和匀蚕,确保蚕儿饱食良叶。

收获

收获时要注意保护茧质,避免损伤,及时采摘并剥茧,将蚕放入茧箔上卷好,储存在通风凉爽的室内。

这些步骤涵盖了柞蚕从制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心管理和操作,以确保养殖的成功和高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