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养殖大棚的建造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大棚的结构、设施、环境控制等。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木耳养殖大棚建设方案:
大棚主体结构
热风炉:置于大棚主体外部,通过热风管道连通大棚内部,用于提供适宜的温度。热风炉下部设有燃烧室和炉箅子,燃烧室前方设有投燃料口,后方设有鼓风机和烟囱。
大棚主体:顶部为双拱棚结构,由内向外依次是内拱棚和外拱棚,以增强保温性能。大棚跨度8~12米,长度依据栽培场地和数量而定,一般要求南北走向,两头开门,门宽2米以上,利于通风和降低棚内湿度。
种植架:置于大棚主体内,包括多个横架和竖柱,横架上设有用于放置木耳菌包的框架,框架上部设有洒水喷头,洒水喷头并联连接在送水管道上,送水管道与送水总管并联连接,送水总管连接主水箱。
温湿度控制
温湿度传感器:大棚内部设有温湿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
控制器: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子阀和温湿度显示器电性连接,用于自动调节大棚内的环境条件。
灌溉系统
滴灌头:挂袋正上方位置设置有滴灌头,通过进水管连接水泵,提供均匀的水分供应。
加湿器:大棚内装有超声波雾化加湿器,连接水泵,用于增加大棚内的湿度。
消毒与准备工作
大棚消毒:在搭建大棚前,对大棚内部支架立柱进行检查和加固,对大棚内的杂菌害虫进行消杀处理,安装好喷灌系统。
菌棒处理:运入大棚内的菌棒需要在适温下培养后熟20天左右,确保无杂菌污染。
其他设施
排水系统:种植架底部为V型倾斜底面,设接水槽和排水管,排水管连接储水箱,储水箱通过回流管道连接主水箱,确保大棚内无积水。
遮阳网:大棚顶部及四周覆盖塑料膜和遮阳网,用于保温、保湿、遮阴和防止降雨过量。
建议
选择合适的地形:栽培场地应选择通风良好、向阳、水源洁净、充足、周围污染源少的地块。
合理布局:根据大棚的宽度和长度合理布置挂杆和栽培袋,确保空间利用最大化。
定期维护:定期对大棚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延长大棚使用寿命。
通过以上步骤和设施配置,可以建立一个高效、节能、环保的木耳养殖大棚,为木耳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