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蟹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池塘选择与准备
池塘面积:一般选择10到20亩的中、小型池塘,水源充足、无污染、小杂鱼虾贝类资源丰富、进排水方便的海区附近的池塘。
池深:池深要在5米以上,池底以泥沙质较好,池底要铺沙15厘米左右,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翻松曝晒池底。
配套设施:维修塘堤、闸门、水渠等配套设施,并在池底放置水泥管、瓦片、竹筒等障碍物。
水质管理
换水:7月份每隔2到3天换水1次,8到9月份每隔1到2天换水1次,10月份每隔4到5天换水1次,具体换水量和换水间隔时间应根据天气、水温等环境因素调整。
水质要求:保持水质清洁、无污染,水源充足且稳定,pH值在7-8之间,溶解氧不能低于2毫克/升。
蟹苗选择与放养
蟹苗选择:选择体质健壮、活力强、无伤病、规格整齐的蟹苗,最好从信誉良好的苗种供应商处购买。
放养密度:家庭小规模养殖的放养密度可以相对较高,但也要避免过于拥挤;大规模养殖时,放养密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螃蟹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活动空间。
放养时间:一般应选择在水温适宜、天气晴好的日子进行放养。
投喂管理
投喂原则:遵循“四看四定”原则,即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蟹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投喂内容:飞蟹为杂食性动物,可以投喂新奇低价鱼、虾、贝、蟹等,投喂量按照螃蟹的大小不同而有所调整,秋季水温降至10-15℃时,日喂食量为整体分量的3%。
巡池管理
巡池频率:早晚各巡池一次,观察螃蟹的食物摄入量和活动状况,注意池水的变化,检查池中残渣的饵料情况,及时调节投入量和换水量。
病害防治
消毒与培水:在放养螃蟹前,要对养殖环境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以杀灭有害生物和病原体,并适当培水,培育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
收获与保存
收获时间:初冬时收获供应市场。
保存方法:新奇的飞蟹可以放入冰箱冷藏,并盖上湿毛巾;也可以放在装水的桶里,注意不要叠放,水不能没过蟹。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飞蟹,并确保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