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肉鸡具有以下优势和特点:
生长速度快:
肉鸡早期生长速度非常快,通常出壳雏鸡体重是40克,喂养56天后,体重接近2000克,是出壳重的50倍。这种快速生长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生产周期短:
国内肉鸡一般8周龄就达到上市标准,体重为1.5公斤以上,饲养周期短,周转快。每批出售后应有10-14天清舍、消毒、薰蒸,大约10周时间饲养一批,一年可以生产5批。
饲料利用效率高:
肉用仔鸡的饲料转化率国内水平是2.5-2.8:1,世界许多国家已接近2:1的水平。通过提高早期生长速度来缩短发育期,在7周龄上市,可进一步提高饲料转化率。
饲养密度大:
肉鸡安静,不好动,除了吃料、饮水,非常少啄斗,特别是肥育后期因为体重迅速增加,活动量大减。因此,肉鸡的饲养密度可以较大,通常轻型鸡笼饲养密度是24-32只/平方米,中型鸡为20-24只/平方米。
适于机械饲养:
肉鸡实行笼养,密度大,鸡在笼内,饲喂、拣蛋、清粪、防疫等都方便,采用自动化生产线可提高劳动效率。
市场需求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鸡肉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增加。肉鸡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稳定且持续增长。
经济效益高:
肉鸡养殖的利润周期较短,能够更快地获得回报。一只活鸡两个月就可以长到4到5斤,现在的价格是12块一斤,那么一只鸡就可以卖到60块左右,净赚20元一只。如果是大量养殖肉鸡,利润更为可观。
建议
选种:选择出栏率高的鸡种,不仅节省饲料、肉料比高、药费开支少,而且羽毛光亮、卖相好。
饲料管理:降低饲料成本,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食入饲料的吸收率,控制饲料喂量,防止剩料发霉。出栏前停食6~12小时,减少运输途中的应激反应和药残污染。
疾病防治: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重视药物防治,同时做好环境的通风和温度控制,确保肉鸡健康生长。
机械化和自动化:采用自动化生产线和机械饲养,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
总体来说,养殖肉鸡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但需要做好选种、饲料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工作,以确保养殖过程顺利和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