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牛怎么养殖

育肥牛的养殖方法主要分为舍饲和山区放牧加补饲两种方式。以下是详细的养殖步骤和技巧:

舍饲育肥

持续育肥法

特点:牛从断奶后,一直用肥育日粮催肥到15-18月龄,活量达到350-400千克左右出栏屠宰。

优点:出栏年龄小,肉质好。

缺点:饲养期长,耗料多,成本高,效益低。

适用情况:在农村较少采用。

架子牛育肥法

特点:犊牛断奶后,在低营养水平下养到12-18月龄,再供给较高的营养水平日粮,集中催肥3-6个月,活重达到400-500千克左右出栏屠宰。

优点:耗料少,成本低,可增加周转次数。

适用情况:适用于农区舍饲或山区常年放牧所产的架子牛育肥。

山区放牧加补饲

特点 :肥育牛长到18月龄,体重达到350千克左右出栏,以当地天然草场放牧为主,辅助以补饲。

优点:

简单易行,成本低,效益高。

饲养日粮配合技术要求

日粮组成:

主要是精料和粗饲料,比例约为1:2-3。

精饲料:

需含有蛋白质饲料和能量饲料各2-3种。

粗饲料:

至少含2种。

饲料总量:

按干物质计算,约为活重的2%-3%。

日粮配合:

以饲养标准为基础,结合本地饲料资源灵活应用,酌情修正,先满足能量需要,再考虑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

其他养殖技巧

选择牛种:

合理选择牛种,建议选择身强体壮、健康无病的纯种西门塔尔、利木赞或安格斯肉牛,或以上优质肉牛与本地黄牛的杂交一代。

环境设施:

整改环境设施,保持牛舍干燥清洁,定期消毒、灭虫,确保舍内采光良好、通风顺畅,适当配置温湿度调节设备。

饲养管理

每日定时喂饲2次或3次,间隔不少于6小时,每次采食时间为1-1.5小时。

精料应提前调湿、焖软,与粗饲料混拌均匀,分批、分次喂给。

日粮种类应相对稳定,逐步调换日粮。

添加尿素时,要逐渐增加,避免中毒。

使用高精料日粮时,注意防止酸中毒,可添加碳酸氢钠或减少谷物饲料,增加粗饲料。

保持饲料、饲草干净,避免含砂石、金属等异物。

定期驱虫、健胃,保持牛体清洁卫生,及时观察牛只精神状态、食欲、粪便,发现异常及时处置。

疾病防治

定期驱虫:

使用“虫克星”或“左旋咪唑”等驱虫药物。

健胃:

用“人工盐”健胃,每头牛口服剂量为60-80克。

疫病防治:

按时搞好疫病防治,观察牛采食、饮水和反刍情况,发现病情及时治疗。

出栏管理

出栏时机:

肉牛肥育达500公斤左右时应尽快出栏,超过500公斤后,日增重下降,育肥成本提高。

牛舍消毒:

出栏后,下批牛入舍前要对牛舍进行彻底清扫、刷洗和消毒。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有效地育肥牛,提高养殖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