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野兔的养殖方法可以分为圈养和笼养两种方式,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养殖技巧:
场地选择与建设
家庭普通散养方式
利用废弃的家畜舍圈、院子、老房屋、倒闭学校等建筑物。
要求场地干燥、卫生、安静、无积水。
垒好种兔繁殖的兔窝。
规模散养方式
选择草原、山地、半山区、果园、林区过渡带、荒山荒坡、盐碱地等。
要求场地干燥、卫生、安静、无积水。
场地建设包括用石棉瓦搭建人字棚供野兔躲避风雨,以及喂料专用棚。
饲养管理
饲料
主要使用草、玉米杆、玉米、豆皮子、麦麸、稻糠等农作物做的颗粒饲料。
饲料内尽量不添加药物,以保持野兔肉的原有风味。
分圈养和笼养
圈养:根据饲养规模,利用空地用砖或钢丝网围起来,每亩地可养成年野兔60~80只,公母比例为1∶4。在园内种些兔子喜爱的牧草,如紫花苜蓿、黑麦草等。兔窝建造高度在70cm,上盖石棉瓦,留一小出口。每天在晚上补饲全价饲料和清洁饮水。
笼养:幼兔从小就应放入笼内饲养,以逐渐适应环境。5~7只幼兔为一笼,最好是同窝兔。3个月后,野兔体重在2kg左右,有性欲要求时再行分笼。兔笼可建成活动式或固定式的,材料可选用水泥板构造或砖竹结构,要求牢固、严密。
饮水
每天早晚各饲喂一次,以全价颗粒饲料最好,经常补给饮水,根据体重大小,饲喂量80~150g为宜。
繁殖
种兔必须单笼饲养,商品兔每个笼里饲养五到六只,避免过于拥挤。
仔兔15日龄时将母仔分笼,每隔12小时哺乳一次,常换垫草,并洗净或更换巢箱。每次食后,由母兔带到运动场适当运动。定期检查健康情况。
疾病防治
兔舍每天清扫1次,每半个月用2%火碱喷洒消毒1次。
成年野兔每年进行2次兔瘟疫苗预防注射,仔野兔断奶后应立即注射兔瘟疫苗。间隔8-10天后,再注射预防兔瘟、兔巴氏杆菌病、兔魏氏梭菌病三联疫苗1次。夏秋季为预防球虫病,在8、9月份,仔野兔要投服氯苯胍15天,每公斤体重1.5斤。停药3天后,为预防肠道炎症,投服敌菌净5天,每公斤体重1斤。
生活习性
夜食性
野兔具有昼静夜动的特性,白天无精打采,夜间精神旺盛,采食、饮水增加,约占全日采食量的70%以上。因此,人工养殖野兔要在晚上要喂足草料,饮足水,有条件的饲养户可在深夜加喂1次。
活动空间
野兔有非常灵敏的逃生能力,养殖时需要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同时要有扎实的防护措施,防止野兔逃跑。可以在不同天气条件下选择露天或室内环境。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养殖杂交野兔,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